歌曲《送别》崔晓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授课教师:崔晓帅 1.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童年》 2.是一首什么歌曲? 校园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音乐导入) 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 学堂乐歌简介 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人们对中国清末民初新式学堂中所设的音乐课程及其所教唱的歌曲的称谓。它表现了抵御外侮、富国强兵的爱国思想。(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 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新兴学校的校园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它的兴起和发展使西方音乐及其作曲技法、艺术形式在我国得以传播,带动了我国现代音乐的萌芽和发展。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教 材 分 析 该曲是第二单元声《乐经典作品鉴赏》中的中国艺术歌曲中的一首学堂乐歌,该曲是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填词歌曲。歌词清丽自然、蕴含深厚,一字一句,词曲契合,完美地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挚意真情,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属单三部曲式结构的歌曲。 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 学 目 标 1.能力目标:学会用恰当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 ?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和正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 ? 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 惜情感。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1、了解李叔同 2、学会并且能够背唱《送别》 难点:1、歌曲音准节奏的把握 2、能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体会离散伤别的感情 教 法 与 学 法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发现法和练习法等。 学习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等。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 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 话剧团体 “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 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 《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 《忆儿时》 、《春游》、《留别》、《早秋》等。 作者简介 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 188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富裕的盐商家庭,于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号弘一。1942年在福建泉州开元寺逝世。 李叔同自幼博学多才,擅文学、长戏剧、精绘画、工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之先河。在音乐方面,他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创作了我过第一首三部合唱歌曲《春游》,他填词的送别是在我国流传最久的一首学堂乐歌;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演出了我国第一部翻译话剧《茶花女》 李叔同 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代表。 《送别》作于1914年,是借用美国奥德维《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而成的一首学堂乐歌。 《送别》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中速稍慢 力度 中弱 情绪 忧伤 惆怅 深情 5 3 5 ⅰ- ∣6 ⅰ 5- ∣ 5 3 5 ⅰ. 7 ∣ 6 ⅰ 5- ∣ (主题延伸 开阔视野) 1、这首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与好友离别时的伤感、依依不舍之情 2、用怎样的速度、声音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意境? 稍慢、半音量的连音 稍慢、半音量的连音 与好友离别时的伤感、依依不舍之情 2、用怎样的速度、声音才能 更好地表达歌曲意境?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送 别 4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