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pptVIP

第六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雅克萨之战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1、平定“三藩” 2、收复台湾 3、抗击沙俄 阅读教材,概括康熙帝抗击沙俄,确定边界的简要经过? 周密准备 签订条约 武力打击(兵) 外交干涉(礼) 待议地区 1689年《尼布楚条约》 意义:从法律上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特点:双方平等协商下的产物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 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 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 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 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 大举进犯漠南,威胁到中央王朝。 平定准噶尔部 材料一:噶尔丹自立为准噶尔汗。他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1690年,在沙俄支持下,他悍然进军内蒙古,康熙帝亲自带兵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1696年,康熙帝再败噶尔丹于昭莫多。1698年康熙帝决心清除噶尔丹的残兵,发誓“若粮草断绝,必噬雪穷追,断不回师”,最后噶尔丹众叛亲离,次年服毒自杀。 ——《中国通史全编》(下) 材料二:“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生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 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那布坦攻占西藏。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远征西藏,驱逐了策妄阿那布坦,护送达赖喇嘛六世进藏。以后,清政府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册封五世班禅 顺治帝: 册封五世达赖 康熙帝: 册封五世班禅 国务委员会见十一世班禅 十四世达赖 现已形成达赖和班禅必须经中央政府确认方能得到认同 三大措施:册封制度、驻藏大臣、金瓶掣签 按喇嘛教的说法,在达赖和班禅逝世时出生的男孩,为他们的“转世灵童”。以往,达赖、班禅转世制度很不严密,常常出现几个同时出生的男孩争夺转世灵童地位的矛盾。为了防止这一弊端,乾隆帝颁发金瓶,由驻藏大臣将找到的“灵童”们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投入金瓶中,由喇嘛诵经后,经驻藏大臣主持,摇动金瓶抽签。中签的灵童,报中央政府批准后,即为合法的继承人。 1673- 1681平定“三藩” 1654年 1722 康熙出生 1667亲政 1685-1689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1662登基 1669智除鏊拜 1688-1697平定漠西噶尔丹叛乱 1683-1684收复台湾,设府置县 康熙驾崩 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及影响 影响 贡献 措施 平定“三藩” 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收复台湾 设府置县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抗击沙俄入侵 抗击了沙俄的侵略,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 三征噶尔丹 册封五世班禅 打击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明未清初经过长期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1、实行更名田制度和摊丁入亩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六次下江南巡察黄河和水利,修黄河、淮河、永定河。 3、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 明未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 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尊崇儒家文化 恢复开科取士,廷揽汉族文士 康熙十七年(1678),曾开“博学鸿儒科”,由在京三品以上大臣,在外各地督抚,保荐有一定才学和

文档评论(0)

33888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