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送审稿.docxVIP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送审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B/T12690.5-201X GB/T12690.5-201X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X-XX-XX 实施201X-XX-XX发布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X-XX-XX 实施 201X-XX-XX发布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 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量的测定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non-rare earth impurities of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ir oxides- Part 5:Determination of cobalt, manganese, lead, nickel, copper, zinc, aluminum, chromium, magnesium, cadmium, vanadiumand ironcontents (送审稿) GB/T12960.5—201X 代替GB/T 12690.5-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CS 77.120.99 H 65 GB/T12690.5-201X PAGE PAGE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 12690《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18个部分: ――第1部分:碳、硫量的测定高频-红外吸收法; ――第2部分:稀土氧化物中灼减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3部分:稀土氧化物中水分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4部分:氧、氮量的测定脉冲-红外吸收法和脉冲-热导法; ――第5部分: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量的测定的测定 ――第6部分:铁量的测定硫氰酸钾、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钠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氯量的测定硝酸银比浊法; ――第10部分:磷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11部分: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钍量的测定; ――第13部分:钼、钨量的测定; ――第14部分:钛量的测定; ――第15部分:钙量的测定; ――第16部分:氟量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第17部分:稀土金属中铌、钽量的测定; ――第18部分:锆量的测定。 本部分为第5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2690.5-2003《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铝、铬、锰、铁、钴、镍、铜、锌、铅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钴、锰、铅、镍、铜、锌、铝、铬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本部分包含两个分析方法,方法1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方法2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当两个方法的分析范围出现重叠时,以方法2作为仲裁方法。 本部分与GB/T 12690.5-2003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方法1的适用范围,新增了非稀土杂质镁、镉、钒含量的测定(见表1); ——对方法1中非稀土杂质铝、铬、铁、钴、镍、铜、铅含量的测定范围进行了调整(见表1); ——方法1中新增了Pr、Sm、Tb、Dy、Ho、Er、Tm、Yb、Lu 中的非稀土杂质分析谱线(见表5); ——方法1中根据被测元素的含量范围调整了相应的进样浓度(见2.5.4); ——方法2增加了镁、镉、钒的测定(见表2); ——方法2铅、镍的测定范围下限由0.0002%改为0.0001%,锌、铝的测定范围下限由0.0005%改为0.0003%,铬的测定范围下限由0.0005%改为0.0001%(见表2)。 本部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赣州艾科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宜兴新威利成稀土有限公司、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国家钨与稀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温斌、姚南红、祁生平、鲍叶琳、刘鹏宇、刘兵、倪菊花、李小军、单丽娟、朱许磊、黄南生、王寿虹、张志鑫、包香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留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