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docxVIP

诗词赏析: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   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   入元隐居不仕。   自号四水潜夫。   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   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下面是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宋代周密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   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   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   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   无语*,对斜阳、衰草泪满。   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译文   古松积雪飘来寒意,岭头冬云吹成冰冻,数点红梅绽出浅浅的春色。   聚景园中当年的歌舞楼台今已荒芜,宫女浣沙池今日冷寂,繁华市朝变作凄凉废苑,竟如此轻易!可叹梅花与入一样所存无几,相对依依共同迎来又一度岁暮。   心情是一样的凄凉黯淡!试问东风方才几度来去,往日繁华已然成梦去远。   东风啊,你一定多次见识过宋帝后妃的仪仗御辇。   四处笼罩着伤今怀古的愁绪,满目是荒芜的草木与茫茫暮霭。   我面对衰草斜阳默默无语,黯然魂消,泪流满面。   远处西泠桥又传来断续的笛声,低低呜咽着春天的哀怨。   注释   雪香亭南宋孝宗在杭州清波门外建聚景园,奉高宗游幸,其后遂为累朝临幸之所。   至理宗以后,日渐荒废。   岭即葛岭,在杭州西北十二里,西湖北。   相传葛洪炼丹于此。   椒梅花含苞未放时,其状如椒也。   衬舞台,浣妆池应是聚景园中旧有之池台。   浣à洗。   市朝本指人众会集之处,这里是指朝代、世事。   岁华既指岁月,也指年华。   晚终,将尽。   凄黯凄凉暗淡。   吹梦吹醒当年的繁华梦。   惯识识惯。   翠屏金辇ǎ翠屏,碧玉屏风,代指宫苑旧日豪华的设施。   辇,人推挽的车。   金辇贵族的车驾。   废绿荒芜的园林。   *非常感伤。   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独我情何限。   西泠残笛西泠í,即西泠桥,在杭州西湖孤山下,为后湖与里湖之界。   也名西陵、西林。   残笛断断续续的笛音。   赏析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起笔一组工巧而自然的对句,点出天气,勾画梅亭的寒景,已透出凄怨之音。   一个飘字,一个吹字,并见出体物之细、炼字之精。   紧接着,红破数椒春浅一句揭示所咏之物。   在料峭的寒风中,含苞如椒的梅花又绽出了几点红色。   红破带出饱满的生机。   梅花预报了春的到来。   自然之春方始来临,而人事之春却早已消歇了。   这是运用反衬手法,被衬托者便是下面衬舞台荒,浣妆池冷的残败景象。   衬舞台、浣妆池疑是聚景园中旧有之池台,尚可令人想见当日歌舞管弦之繁,红拥翠簇之盛。   奈何市朝轻换,良辰难再,如今这里只剩下荒凉的舞台,冷寂的妆池了。   唯有那红梅依旧花开花落,念及于此,作者怎能不感到凄凉呢?句中荒、冷诸字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之变。   轻换是用淡笔写浓情,加重了哀痛,又有世情遽变,恍若梦幻的感觉。   三句中,前两句开,后一句合。   叹花两句折回雪香亭梅。   词人为家国之恨忧思郁结,愁损年华;那红梅有知,似也同其哀感。   这里,物我交映,彼此相怜,把伤国自伤,寂落无依的情感深沉地吐露出来。   梅花初放,而诗人却想到了它的凋谢,则亡国之人的心绪可知,悼伤故国之意如见了。   共凄黯三句近承上文之凋谢,远接篇首之飘寒、吹冻,是词论家所谓岭断云连的提空之笔。   上片题面已足,此处又反复申说,以尽其意。   问东风,是满腔悲愤无可告语之状,益见悲凉。   几番吹梦,言恋恋于前朝,其情不能自己,至于梦魂牵绕;一梦觉来,更是凄伤惆怅无限。   应惯识者,当就老梅而言,谓今日之梅应惯识当年之翠屏金辇之盛时车骑。   屏、辇意从前文衬舞台、浣妆池出,反透市朝轻换之意。   惯识,有殷勤问故朝的深情;应,推度之辞,含心事茫茫、然疑不定之神态。   下面两句倒装。   但字一转,然后落下,作一波峭。   废绿平烟空远,指眼前之景物。   曰废、曰空,语气衰颓。   曰平、曰远,则置身亭上,居高远眺之状。   六字中一字一层,情景兼胜。   回应上文,反剔出江山兴废之恨。   寄慨苍茫,令人生无穷的哀叹。   接下,无语二句,花与人共写。   昔日宫苑的官梅,如今自开自落在荒寒的废圃。   衰草、斜阳,状其景;*、泪满,言其情。   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一机杼。   结拍两句,以《落梅花》之西泠残笛,重加渲染。   面对废绿、荒烟、斜阳、衰草、残笛,词人们唯有满腔的亡国之痛,唯有沉默无语黯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