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周邦彦《蝶恋花·早行》.docxVIP

诗词赏析:周邦彦《蝶恋花·早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集》*。   下面是   蝶恋花·早行   宋代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   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译文   月光皎洁明亮,乌鸦的叫声不停。   更漏已经要没有了,屋外摇动轳辘在井里汲水的声音传进房间。   这声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忧愁,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流下泪水,她一夜来眼泪一直流个不停,连枕中的红绵湿透了。   两人手拉着手来到庭院,任霜风吹着她的头发。   离别的双方难舍难分,告别的话儿听得让人落泪断肠。   楼上星光正明亮,北斗星横在夜空。   天色渐明,远处传来鸡叫,仿佛催人分别。   注释   月皎月色洁白光明。   《诗经·陈·月出》月出皎兮。   更漏即刻漏,古代记时器。   轳辘井上汲水轳辘转动的声音。   眸眼珠。   炯炯明亮貌。   徊徨徘徊、彷惶的意思。   阑干横斜貌。   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象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做斗柄。   译文   月光皎洁明亮,乌鸦噪动不安。   更漏将残,摇动轳辘汲水的声音传到耳边。   这声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焦烦,两只明亮的眼睛泪水涟涟。   一夜来眼泪未断。   湿透了枕中的红绵。   手拉着手来到庭院中,秋风吹着美人的鬓影。   离别的双方恋恋不舍,告别的愁语让人不忍细听。   楼上星光灿烂,斗柄横空。   清露寒冷,伊人越走越远,偶尔传来晨鸡的报晓之声,与那远人的脚步声遥相呼应。   注释   ①月皎月色洁白光明。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   ②更漏即刻漏,古代记时器。   轳辘井上汲水轳辘转动的声音。   轣辘,即辘轳。   因轳字是平声字,用在句中失粘,故用轣辘。   金井,指用黄铜包装的井栏,是富贵人家景象。   张籍《楚妃怨》诗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   欧阳修《鸭鸩词》一声两声人渐起,金片镀轳闻汲水。   ③眸眼珠。   炯炯明亮貌。   ④红绵是指用棉花填充的红色枕头。   ⑤执手是紧握对方之手。   ⑥徊徨徘徊、彷徨的意思。   ⑦阑干纵横的意思。   唐人刘方平《月夜》诗里有北斗阑干南斗斜的句子。   ⑧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象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做斗柄。   赏析   此首纯写离情,题曰早行,出现在词中的是行者在秋季晨风中离家时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景。   上片写别前。   开篇三句自成一段。   月皎惊乌栖不定写的是深夜,月光分外明亮,巢中的乌鸦误以为天明,故而飞叫不定。   这是从视觉与听觉两方的感受概括出来的,暗示行者整夜不曾合眼。   更漏将阑,辘轳牵金井两句,点明将晓。   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更漏中的水滴已经快要滴尽,夜色将阑。   同时远处传来辘轳的转动声,吊桶撞击着井口声,已经有人起早汲水了。   这三句表现出由深夜到将晓这一时间的进程。   唤起两句另是一段,转写女方的悲伤。   唤起的施动者是谁过去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行者,知天已晓,唤起所别之人;一种认为闻乌惊漏残、辘轳声响而惊醒泪落。   唤起,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同时又是时间演变的必然进程离别的时刻来到了。   所以,就全篇来看,似以后一种解释为佳。   如解释为行者把女方唤起,则自然要冲淡这首词所表出的那种离情的深刻性。   两眸清炯炯,也非睡足后的精神焕发,而是离别时的情绪紧张与全神贯注。   联系下句泪花落枕红绵冷,可见这双眼睛已被泪水洗过,唤起之后,仍带有泪花,故一望而清,再望而炯炯有神。   同时,这一句还暗中交待出这位女子的美丽,烘托出伤别的气氛。   冷字还暗出这位女子同样一夜不曾合眼,泪水早已把枕芯湿透,连红绵都感到心寒意冷了。   下片写别时、别后。   前三句写别时依依难舍之状,曲折传神。   执手,分别时双方的手相互紧握。   古诗文里执手,多和惜别有关,兼示深情。   柳永《雨霖铃》词里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诗经·邶风·击鼓》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霜风吹鬓影,是行者饱看女方,刻印下别前最深刻的印象鬓发在秋季晨风中微微卷动。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二句,看似写情,实则是写动作。   作者几度要走,却又几度转回来,相互倾吐离别的话语。   这话语满是离愁。   难听不是不好听,而是令人心碎,难以忍听。   终篇两句写别后景象,又是一段。   这两句写行者远去,但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