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诗人。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下面是 铜驼悲 唐代李贺 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 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 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 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 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 译文 失意漂泊,正是三月春尽时,看花遣闷,漫步去东家。 谁来作一首送春的歌曲?让我把洛水岸边铜驼之悲写一下。 桥南边尽是骑马游乐的人,北山上有很多古人的坟园。 游客畅饮着杯中的美酒,铜驼却悲叹千年来的变迁。 生活在世上不必为名利徒然操劳,人生短暂就像风吹盘上蜡烛。 铜驼无心欣赏盛开的桃花,夜里它在为人世短促而啼哭。 注释 铜驼据陆机《洛阳记》载铜驼街有汉铸铜驼二枚,在宫之南四会道。 头高九尺,头似羊,颈似马,有肉鞍。 夹道相对。 王琪注引俗语云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陌上集少年。 曰言人物之盛也。 落魄失意的样子。 《汉书·郦食其传》郦食其家贫,落魄无衣食。 应劭注曰落魄,志行衰恶貌。 颜师古注曰落魄,失业无次也。 寻花出游观花。 东家东面邻家。 洛岸洛水岸边。 桥南游乐的地方。 马客骑马游乐的人。 北山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 汉魏以来,王孙贵族的墓葬地多在于此。 后来指墓地。 风吹句比喻人生短暂、无常。 笑指花开。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共一十二句,四句一段,可分三段。 诗中,藉个人升沉,体察世态炎凉,且以感物感时为体己的诗人李贺,特别以铜驼悲为塑造、为象征,来咏人物之衰、盛世盛时不在,以为世人处世处事之警策也。 诗中第一段四句所记,乃诗人以落魄者的身份与心情即为悲剧主角亦为精神主观,一方面企图藉赴洛阳牡丹花会赏花送春以为伤痛不平之聊慰,另一方面再藉悲铜驼为感时思物,并拟人体己作《铜驼悲》以为郁闷心情之排遣,合而旨在可藉相应符号个涵历史意蕴地形象展示来收达观人生、达观自然、达观历史、超越自我之效也。 姚文燮注曰落魄寻花,无聊情绪,作曲送春,时去不复,致来铜驼之悲也。 是说不免有曲解诗人所怀的悲剧情结,及其相应的感伤主义,在艺术审美上所深层具有积极性的精神本质,其实绝不可能出于无聊心情之嫌。 或者换言之,诗人届时所以特别能以汉铸铜驼为艺术观照与塑造对象,但藉悲铜驼再作《铜驼悲》,好拿自己的主观精神来把本来无生命、无感情、无精神的古物铜驼,当做时代更迭之鉴证,一并拟人赋予它之形象与符号以相应的意义。 诗中第二段四句,诗人禀其独有的人生苦短之感与历史苍凉之慨,先拿桥南紫陌骅骝骄骋繁华之地,与北邙前贤亡灵归葬陵墓蒿荒之地为对照,复拿四会道街之畔贵客正豪饮高会,与所立铜驼因阅历已多而不胜变迁之感为景致观照,以作承转,共同来射人生生与死之短暂,并射历史繁荣与衰败之轮回,好发人为之深思深醒也。 诗中第三段四句,合而来说人生在世,生命的脆弱无助,命运的多踹多难,诚然一如烛光临风,随时有可能或因灯油熬尽而自行熄灭,或因风而被猛然吹灭,但是人生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要义,却总是应在要以生世莫徒劳为志向,但为认识真理与坚持真理,一并引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道德修养为不离。 离此者,必不能真正体验个涵在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这一不失悲观主义精神色彩之诗句中,自被大理想、大失望、大破灭、大悲哀、大寂寞所嚼烂了的诗心,及其悲剧人生的积极精神意义。 创作背景 钱仲联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其时诗人考进士受阻,返乡过洛阳,为宽慰失意的愁苦,写下了这首诗。 【诗词鉴赏李贺《铜驼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中成药处方点评专家共识的解读.pptx
- 管理人员台账+特种作业人员台账.docx VIP
-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题.docx VIP
-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整车开发流程培训.pptx VIP
- 残疾人就业指导培训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docx VIP
- 体格检查之腹部检查.ppt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卢志宁)089-2教案 第8课 中医诊疗与养生.pdf VIP
- 巨人通力GPN65KM(KDL or KDM)-YH无机房电气原理图纸_51833752D04D-2023-9.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