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docxVIP

诗词赏析: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下面是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代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译文   我本来已老大无成,不该再说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这个如同陈登、陈遵般有着湖海侠气的臭味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我正生着病,你来了,我高兴得陪你高歌痛饮,欢喜和友谊驱散了楼头上飞雪的寒意。   可笑那些功名富贵,别人将其看得如同千钧般重,我们却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轻。   可是我们当时所谈论和阐发的那些事关国家兴亡的真知灼见又有谁听见了呢?只有那个照人间沧桑、不关时局安危的西窗明月。   我们谈得如此投机,一次又一次地斟着酒,更换着琴瑟音乐。   国家大事依然如故,可是人心却大为消沉,不同于过去了。   请问你们,神州大地,究竟还要被金人割裂主宰多久呢?汗血良马拖着笨重的盐车无人顾惜,当政者却要到千里之外用重金收买骏马的骸骨。   极目远眺,关塞河防道路阻塞,不能通行。   我最尊敬你那闻鸡起舞的壮烈情怀,你曾说过男子汉大丈夫,抗金北伐的决心至死也会像铁一般坚定。   我等待着你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作出重大的贡献。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贺新凉》。   老大年纪大。   那堪那通哪;堪能,可。   堪当重任。   元龙臭味陈登,字元龙。   孟公瓜葛陈遵,字孟公。   瓜葛指关系、交情。   楼头楼上。   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发头发,指像头发一样轻。   硬语盘空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   西窗思念。   进酒斟酒劝饮;敬酒。   鸣瑟即瑟。   渠侬对他人的称呼,指南宋当权者。   渠︰他;侬︰你,均系吴语方言。   神州中原。   离合*和统一。   此为偏义复词,谓*。   汗血盐车汗血,汗血马。   骏马拉运盐的车子。   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骏骨喻招揽人才。   目断纵目远眺;关河即边塞、边防,指边疆。   怜爱惜,尊敬;中宵半夜。   试手大显身手。   补天裂女娲氏补天。   赏析   此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无不充溢着激情。   该词即是如此。   作者与陈亮,都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词人,都怀有恢复中原的大志。   但南宋统洁者不思北复中原。   因而他们的宏愿久久不得实现。   当时,词人正落职闲居上饶,陈亮特地赶来与他共商抗战恢复大计。   二人同游鹅湖,狂歌豪饮,赋词见志,成为文学的一段佳话。   这首词,就是当时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   词中,作者胸怀对抗战恢复大业的热情和对民族压迫者、苟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饱和笔端,浸透纸背。   正如周济所云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介存斋论词杂著》。   词人这种慷慨悲凉的感情,是运用健笔硬语倾泻出来的,因而英气勃郁,隽壮可喜。   周济还指出北宋词多就景叙情,……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介存斋论词杂著》。   与以情为中心的就景叙情不同,即事叙景是以叙事为主干,以抒情为血脉,以写景作为叙事的烘染或铺垫。   这首词的上阕,便采用了即事叙景的艺术手法。   在追忆鹅湖之会高歌豪饮时,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环境氛围,从而深刻地抒发了词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作者作为一名忠愤填膺的抗成志士秉笔作词,胸中沸腾的激情难以遏制,不免直泻笔端。   老大那堪说。   直写心怀,感情极为沉郁。   那堪二字,力重千钧,义蕴极为丰富。   当此之时,英雄坐老,壮志难酬,光阴虚度,还有什么可以说的!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以收复中原为已任的志士们,胸中的烈焰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