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docxVIP

诗词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下面是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注释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蹊ī小路。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赏析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   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   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   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   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   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   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   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   这就是末句的意境。   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   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   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   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   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   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   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   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   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   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   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   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   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   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   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   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   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   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   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   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   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   痛快干脆,毫不藏伏。   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   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   怕的是花谢人老。   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的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诗词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