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钱公辅《义田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诗人。   少从胡翼之学,有名吴中。   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宋诗拾遗》卷四。   历通判越州、知明州,擢知制诰。   英宗即位,谪滁州团练使。   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知谏院。   熙宁四年1071,由知江宁府徙知扬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三。   五年,卒同上书卷二四○,年五十二。   《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下面是   义田记   宋代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   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   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   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   」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   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晏子为近之。   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译文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   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   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   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   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   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   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的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   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给,出仕为官的人则停止供给。   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   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   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   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   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子女罢了。   古时候晏平仲乘破车、驾瘦马。   陈桓子说这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啊。   晏子回答说自从我显贵以后,父系的亲族,没有不坐车的人;母系的亲族,没有衣食不足的人;妻子的亲族,没有挨饿受冻的;齐国的士子,等待我的接济而点火做饭的有三百多人。   像这样,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呢?还是彰明君主的赏赐呢?于是齐君使用晏子的酒杯,罚桓子饮酒。   我仰慕晏子好行仁德,齐君了解贤者,而桓子能认错服义。   又仰慕晏子的仁德有亲疏层次之分,而言辞有井然的次序先说父系亲族,后说母系亲族,再说妻子的亲族,最后才提到关系疏远的贤者。   孟子说由爱自己的亲人而施仁德于民众,由对民众仁德而爱惜世间万物。   晏子的作为接近于这一点啊。   现在从范文正公的购置义田这件事来看,是比晏平仲还要贤明啊。   他施行的规模的久远和全面,恐怕是要超过晏子的。   啊!当今世上那些身居三公职位,享受万钟禄米的人,他们宅第的雄伟,车驾的华丽,歌*的众多,妻儿的富有,仅是为满足自己一个人的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