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郑思肖《寒菊 画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   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   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   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   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   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下面是   寒菊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   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   并,一起。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势力。   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   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   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   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   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   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   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   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创作背景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出来做官,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就是在南宋灭亡以后写的。   赏析二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集中表现了郑思肖的思想品格和胸怀襟抱。   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   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   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   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的意趣。   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说法,云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   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的题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的深刻内蕴。   后两句诗意深转一层。   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   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   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这两句诗有所本,宋代朱淑真《菊花》诗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郑思肖略事点化,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化,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   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