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有《李太白集》,诗作多为醉时所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下面是 三五七言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 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朋又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 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注释 落叶聚还á散写落叶在风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 寒鸦《本草纲目》慈鸟,北人谓之寒鸦,以冬日尤盛。 绊à牵绊,牵扯,牵挂。 译文二 一个人在孤苦的异地,寒秋夜里,一阵清冷的秋风吹得我直打寒颤,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明月,思念之情愈加浓烈。 飘落的叶子在风中打了几转,最后随风飘散各处,他们也曾经在一棵树上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在微风中窃窃私语,而今却也免不了最终的分离,早已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也被这阵挂的树枝作响落叶飘散的声音惊醒,难耐凋零凄凉之景,呱呱的加了几声,可是在这秋寒夜里,加重了我心头的悲凉思念之情。 想起曾经相遇相知的种种,不禁感慨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而此时此刻我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堪。 赏析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 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此诗的体式许多人认为很像一首小词,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 赵翼的《陔余丛考》卷二十三云三五七言诗起于李太白‘秋风清,秋月明。 ……’此其滥觞也。 刘长卿《送陆澧》诗云‘新安路,人来去。 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 ’宋寇莱公《江南春》诗云‘波渺渺,柳依依。 孤林芳草远,斜日沓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词牌的渊源关系。 南宋邓深曾依此调式填写词作,名为秋风清。 清人还把李白这首诗当作是一首创调词而收入《钦定词谱》,云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 此诗只题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诗歌内容主题,可知诗人的创作意图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了。 可以说,诗题中已经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 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就说道有三五七言。 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郭绍虞先生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 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为是。 ‘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 但李白这首诗也不能算是创体之作,因为初唐时僧人义净作有一首《在西国怀王舍城》,此诗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 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变体,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为三五七言。 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艺术》中论证义净诗为唱和之作。 李白这首《三五七言》可能也是他与其他诗人的唱和诗。 三五七言是对所酬和诗歌格式的限制,这是一个总题,众人在具体创作时可根据所写内容再命一个相应的诗题。 此诗即使不是创体之作,也是李白最终确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辞格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 这不仅是因为他借鉴和总结了许多人应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经验,更得力于他自身歌辞创作中灵活运用此类格式的实践体悟,因而他的《三五七言》能表现出哀音促节,凄若繁弦《唐宋诗醇》卷八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言情之作。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 前人也有认为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反对者多。 【诗词评析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