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李清照《鹧鸪天·桂花》.docxVIP

诗词赏析:李清照《鹧鸪天·桂花》.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下面是   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通栏   译文   淡*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   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   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   桂花色淡香浓,应属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   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   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   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木。   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   骚人、楚人均指屈原。   可煞疑问词,犹可是。   情思情意。   何事为何。   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赏析二   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   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   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上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下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   据有关记载,桂树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为丹桂。   它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   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   色黄而冠之以轻,再加上暗淡二字,说明她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   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   令人爱慕不已。   她又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首二句咏物,以下转入议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的美尤为重要。   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为第二层议论。   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   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   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   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   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   陈与义在《清平乐·木犀》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   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   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   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   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赏析一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   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一篇。   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   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   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   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   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   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