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docxVIP

诗词鉴赏: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下面是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宋代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译文   春天的风,带着一丝微微的暖意,吹皱一池碧水,至今记忆犹新,与那玉真仙女头一次见面。   歌喉清脆又婉转,韵律往复又回环。   舞姿婀娜轻盈,脚踏节拍飞转,红裙飞舞眼缭乱。   玉砌的钩兰之下,花丛台阶之畔,醉酒之后,全然不觉夕阳西下,天色近晚。   当年和我一起赏花的人儿,如今细细查点,不足半数在身旁。   注释   玉真;仙女的名字。   这里只晏殊家里的歌*名。   重ó虫头;一首词前后阕字句平仄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如《木兰花》便是。   铮琮ēō称从;玉器撞击之声,形容乐曲声韵铿锵悦耳;琮玉声,比喻玉真嗓音脆美如玉声。   入破;唐宋大曲一个音乐段落的名称唐、宋大曲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名为散序、中序、破。   入破,即为破的第一遍。   乐曲中繁声,与重头一样为官弦家术语。   ,这里形节奏开始加快。   红乱旋大曲在中序时多为慢拍,入破后节奏转为急促,舞者的脚步此时亦随之加快,故云。   红旋,旋转飞舞的红裙。   香阶飘满落花的石阶。   共我赏花人自己和一同观看玉真歌舞的同伴。   点检检查,细数。   点检句言自己如今年纪已老,当年歌舞场上的同伴大都已经不在人世。   鉴赏   这是一首怀旧之作。   本词追忆早年初见美人时的喜悦与欢欣及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的人生感慨。   词中以往昔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欢乐场面与今日点检无一半的凄清境况对比,抒发了强烈的人生无常的伤感之情。   词中所写景物池塘、绿水、阑干、香阶,均兼关昔今。   物是人非,更兼日斜时暮,遂使词人汕然而生故交零落、人生如梦之感。   全词以极优美的文辞来流露出词人关于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景物依然,物是人非的凄然感慨。   最折磨人的感觉,不是痛苦,而是惆怅的情绪;最令人伤感的,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景色依然,人已天涯云杳。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古典的诗意世界,已经远离现实的生活。   只希望那些梦里飘飞的花瓣,洋洋洒洒地永远飘落在我的精神世界里。   沉湎在回忆中,感觉人生是孤独的,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没有人可以陪你走到最后。   所有的痛苦和美好,都终将随着岁月慢慢远去。   云聚云散,潮起潮落。   再回首,往事却已随风而去,了无痕迹,最后,还剩下些许淡淡的忧伤和回忆。   赏析   此词以往日之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热烈场面,对照当日之孤独寂寞,上下片对比强烈,思念之情自然流露出来。   全词采用前后互见的手法,有明写,有暗示,有详笔,有略笔,写得跌宕有致,音调谐婉,意韵深长。   首句池塘水绿风微暖中的水绿、风暖两个细节暗示出时令为春天,好风轻吹,池水碧绿。   这一句是通过眼观身受,暗示词人当时正漫步园中,这眼前景又仿佛过去的情景,所以引起记得以下的叙写。   此句将风与水联一起,又隐隐形成风吹水动的迷人画面,同时又由池水的波动暗示着情绪的波动,可谓蕴含丰富。   记得以下词人写了一个回忆中春日赏花宴会上歌舞作乐的片断。   首先以详笔突出了当时宴乐中最生动最关情的场面记得玉真初见面。   玉真即*女子之代称。   紧接着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写这位女子歌舞之迷人。   这是此词中脍炙人口的工丽俊语。   上下句式音韵完全相同名重头,重头讲究回环与复叠,故歌韵尤为动人心弦。   唐宋大曲末一大段称破,入破即破的第一遍。   演奏至此时,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故有舞腰红乱旋的描写。   以响琤琮写听觉感受,以红乱旋写视觉感受,这一联写歌舞情态,虽未著一字评语,却赞美之意顿出。   下片第一句玉钩阑下香阶畔,点明一个处所,大约是当时歌舞宴乐之地。   故此句与上片若断实联。   醉后不知斜日晚,作乐竟日,毕竟到了宴散的时候,这句仍写当筵情事。   同时,黄昏斜日又象征人生晚景。   所以,此句又关当时及往昔,这样就为最后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张宗橚《词林纪事》中说东坡诗‘樽前点检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   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遍,不禁惘然。   的确,此词结句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留给读者的回味和思索是深长的。   创作背景   据考,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晏殊赴永兴军今陕西长安任职,张先随其为通判。   故晏殊所写这位歌舞*,当为张先《醉垂鞭》所写的初相见的那位女子。   【诗词鉴赏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