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 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 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 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 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下面是 忆秦娥·用太白韵 宋代李之仪 清溪咽。 霜风洗出山头月。 山头月。 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 凌歊望断音尘绝。 音尘绝。 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译文 清澈的溪水呜咽着,霜风吹散了云洗出山头的月亮。 山头的月亮,将云迎接回来,又将云送走。 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节。 在凌霄台上眺望,没有音信。 帆船来来往往,天边是帝王的住所。 注释 凌歊ā即凌歊台。 南朝宋孝武帝曾登此台,并筑离宫于此,遗址在今当涂县西。 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代指帝王的住所。 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词。 上片写景有清溪,霜风,山月,还有山月下随风飘动的流云。 一个咽字,传出了清溪哽哽咽咽的声音;用个洗字,好像山头月是被霜风有意识地洗出来的,这个洗字,也使山月更加皎洁。 山高月小,霜风斜峭,再配上哽咽的流水,给人以如置空谷,如饮冰泉之感。 霜风句中,暗藏一个云字无云则山月自明,无须霜风之洗。 换句话说,山月既须霜风洗而后出,则月下必有云遮。 这样上片结句中云归、云别出现就不显突兀。 迎、送的主语是山月,一迎一送,写出了月下白云舒卷飘动的生动形象。 云归、云别两句,又将霜风的风字暗暗包容句中。 云归云别,烘云托月,使皎洁的山月,更见皎洁。 上片写景如画,幽静深美。 着一咽字,以动衬静,更觉其静。 下片,词人触景生情,怀念帝乡之感油然而生。 从凌歊一词看,李之仪写这首词的时候,盖太平州编管之中。 凌歊,即凌歊台,因山而筑,南朝宋孝武帝曾登此台,并筑离宫于此,遗址位于今当涂县西,为当地名胜。 李之仪在姑溪时,思想上是苦闷而消极的,且僻居荒隅,远离朝廷,更见悲苦。 但从结句的双阙看,词人仍未忘朝廷。 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代指帝王的住所。 作者把国事系于心头,盼望朝廷下诏起用,故望断云云,即是这种心情的形象反映。 天际一词,暗示了词人盼望帝京之切;而音尘绝则可见词人的失望与怅惘。 这首词词有其特定意义。 词题明确揭出用太白韵,是为和宋初《忆秦娥》而作。 李之仪是北宋人,与苏轼同时代,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崇宁三年1104前后,距离李白卒年762已经过去340年之久,这首和词,全依佚名作者《忆秦娥》韵,可见当时这首词已流传比较普遍,但说其为李太白所作,则甚为不妥。 李白的诗歌名篇在整个唐朝流传极为广泛,即使是一首很普通的七绝,都有大量记载,而忆秦娥,在整个唐人的典籍中,没有一处记载。 有专家认为,李白的诗歌由于散佚的缘故,十去七八,未收入忆秦娥情有可原。 但这点早已被胡适先生彻底否决了。 事实上,整个盛唐,根本没有一首词流传下来!像菩萨蛮这样的词牌是在中唐李白死后才产生的,忆秦娥则连中唐都没有记载!现代某些不负责任的专家总爱说一些《菩萨蛮》《教坊记·曲名表》及敦煌曲均有此调名,李白在开元、天宝时依调作词完全有可能。 之类的话,而且还借此希冀证明《忆秦娥》也为李白所创。 似乎忘却了胡适在《词的起源》一文中对《教坊记》做的具体考察《教坊记》中曲调多为后人随时添加,因此不可用来考证盛唐教坊有无某种曲调,《辞源》合订本释教坊记条唐崔令钦撰。 一卷。 记述唐代教坊制度、轶闻及曲调来源等,以开元时事为多,并录教坊大曲杂曲名三百二十四本。 今通行本皆据《说郛》,有所删削,已非全书。 《辞海》缩印本说《教坊记》书约成于宝应元年762后。 阴法鲁即认为此书可能经过后人订补。 因此《教坊记》有曲名,并不能说明开元时已有此调名。 创作背景 崇宁二年1103年夏,李之仪因替范纯仁作遗表和行状,下御史狱。 出狱后,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 词中凌歊一词指凌歊台,其遗址在今当涂县西,因此该词应写于此时。 【诗词鉴赏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