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docxVIP

诗词赏析: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下面是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   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   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   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   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   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   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清真集》入越调。   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   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即章楶é,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常与苏轼诗词酬唱。   从教任凭。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用唐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用唐白居易《杨柳枝》诗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梦随三句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落红落花。   缀连结。   一池萍碎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春色代指杨花。   赏析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   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   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   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彩。   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   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   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   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   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   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   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   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   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   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