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优先立足均衡力求优质.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坚持优先 立足均衡 力求优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惠州市惠阳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自评报告 惠阳区人民政府 二OO八年七月 一、惠阳经济社会与教育概况 惠阳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区,毗邻香港,与深圳、东莞相连,是叶挺将军的故乡,也是我省著名的侨乡。先后荣获中国改革开放先锋县、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等称号。全区总面积920.2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和6个镇,户籍人口约35万,常住人口55.8万。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107.2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075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居惠州市各县(区)前列。 惠阳文化积淀深厚,教育源远流长。客家文化、华侨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交融,崇文重教之风浓郁。归善学宫堪称“东江文化的摇篮”,丰湖书院、崇雅书院享誉岭南。在这块沃土上,培育了明代兵部尚书叶梦熊、“吉隆坡王”叶亚来、晚清“铁笔御史”邓承修、辛亥革命名将邓仲元、北伐名将叶挺、国民革命先驱邓演达、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原中山大学校长黄焕秋等一大批英才俊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弘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教育事业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全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区域教育体系,呈现出以政府办学为主、多种办学体制并存的大教育格局。 目前,全区现有中小学121所(其中公办中小学94所,民办中小学27所),中职学校3所,幼儿园49所。截至2008年6月,全区中小学生共116132人(其中公办中小学学生90702人,民办学校学生25430人),中职学生2497人,在园幼儿12229人。全区公办学校教职工5232人,民办学校教职工2109人。有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1所。此外,社区教育场所和校外教育基地日益完善。 近三年来,我区小学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保留率分别为98.5%、98.9%、98.6%;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4.9%、106%、105.7%,辍学率分别为0.1%、0.09%、0.09%,保留率分别为93.1%、93.6%、93.2%;高中毛入学率分别为90.5%、92.1%、93.2%,优质学位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和省的要求,在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中,我区均被评为优秀。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党政重教兴学,落实优先地位 我区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把教育放在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把教育放在区域发展追求的目标来定位,充分认识到了要把我区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滨海城市,成为南海石化的后勤基地,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和高素质的市民来支撑。因此,确立了教育在全区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区委书记邓木林一上任就强调:“要把促进教育公平摆在首位,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可持续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族振兴”;区长陈华贵也指出:“要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超前发展”。为此,区委、区政府落实了“六个优先”措施,全区形成了大办教育、大兴教育的热潮。 1、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我区坚持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我区“十五”、“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教育事业发展均列为重要内容,制定并实施惠阳区教育事业“十五”、“十一五”规划。2003年,我区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区的设想;2005年底,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的决定,启动了创强工作,规划2008年年底前把我区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区。 2、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我区不断强化教育的政府行为,区委、区政府在各项工作决策和部署中,特别突出了教育事业。每年都召开常务会议、工作会议和2次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近三年研究教育问题的会议就有10多次。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2005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实行区领导挂钩联系镇、校制度,定期深入各镇、各学校,为教育发展排忧解难;印发了《惠州市惠阳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创强责任。今年2月,区人大三届三次会议把创强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将创建3个教育强镇列为区委书记、区长年度工作责任考核目标,并对各职能部门履行创强职责情况进行考核。今年上半年,我区再次召开了创建教育强区动员大会,动员部署创强工作。此外,区人大、区政协也关注教育发展,多次开展专题调研,为解决我区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3、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我区建立和完善了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把教育发展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在区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坚

文档评论(0)

33991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