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公差。 特点:是以检测方式定出的公差项目,具有综合控制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功能。 圆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为圆跳动公差。 跳动量是指示器在绕着基准轴线回转的被测表面上测得的。 按跳动的检测方向与基准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圆跳动可分为三种类型。 径向圆跳动 径向圆跳动:检测方向垂直于基准轴线。 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径向圆跳动标注及示意图 端面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检测方向平行于基准轴线。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t的圆柱面区域。 端面圆跳动标注及示意图 斜向圆跳动 斜向圆跳动:检测方向暨不平行也不垂直于基准轴线,但一般应为被测表面的法线方向。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t的圆锥面区域。 斜向圆跳动标注及示意图 径向全跳动 径向全跳动:运动方向与基准轴线平行。 公差带:半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径向全跳动标注及示意图 端面全跳动 端面全跳动:运动方向与基准轴线垂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端面全跳动标注及示意图 定位公差特点: 1. 定位公差用来控制被测要素相对基准的定位误差。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位置。(成组要素例外,可以没有基准) 2. 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定位误差(同轴度/对称度)、定向误差(平行/垂直/倾斜)和形状误差(直线度/园度/圆柱度/平面度)的能力。因此,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同一被测要素给出定位公差后,不再给出定向和形状公差。除非对它的形状或(和)方向提出进一步要求,可再给出形状公差或(和)定向公差。 (位置度公差)其他定位公差>定向公差>形状公差 H A A A t1 t2 t3 a) 形状、定向和定位公差标注示例:t1 t2 t3 b) 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评定的 最小包容区域:f形状 f定向 f定位 A H f形状 f定向 f定位 跳动公差 圆跳动 全跳动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斜向圆跳动 径向全跳动 端面全跳动 定向和定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将被测实际要素与其理想要素进行比较。 不同点: 它们的区别在于确定理想要素方位的条件各有不同。 确定定向误差时,理想要素受到相对于基准的方向的约束 至于定位误差,则理想要素置于相对于基准某一确定有位置上(既有方向又有距离要求) 标注的解释 说明右图中标注的形位公差的含义。 解释含义 其含义为: 形位公差标注举例 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φ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2)φ100h6轴线对φ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 。 (3)φ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φ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0.005 ◎ φ0.015 C ? 0.005 0.01 C ⊥ ∥ 0.02 A A (2)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a) b) 基准线 基准线 t1 t2 (3)任意方向(任意方向的直线度公差带同 a)标注 b)公差带 基准线 φt 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 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2. 垂直度 一个方向、二个方向、任意方向 1)线对面、一个方向(二个方向 ) 主视图 公差带 基准平面 t 0.1 A d A 左视图 2)线对面垂直度--任意方向 A ? d A ? 0.05 a)标注 b)公差带 ? d 基准平面 线对线的垂直度 面对线的垂直度 面对面的垂直度 垂直度误差测量 3.倾斜度:倾斜度公差用来控制面对线、线对线、面对面和线对面的倾斜度误差,只是将理论正确角度从0°或90°变为0°~90°的任意角。 图样标注时应将角度值用理论正确角度标出。 3. 倾斜度 “面对线”倾斜度 B 0.06 B 60° a)标注 α 基准线 t b)公差带 线对线的倾斜度 当两要素在0°~90°之间的某一角度时,有倾斜度要求时,倾斜度公差带是距离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