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pptVIP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袁绍实力最强 一、官渡之战 曹 操 袁 绍 乌巢 三、四万人 十万人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一、官渡之战 材料一: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他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参考P75资料1与资料3内容)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建议,招募流民屯田。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挟天子而令诸侯” 人才:唯才是举,招纳贤士,笼络人心 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请根据三则材料和相关信息,分别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原因? 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吞并河北诸州,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时间 意义 过程 曹操率兵与袁绍大军在官渡激战,曹操派兵偷袭袁绍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大败。 曹操胜利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曹操统一全国的壮志 曹操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统一北方? 二、赤壁之战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他实现了吗? 原因又是什么? 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 没有 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 课后活动 因为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三顾茅庐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割据江东的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周瑜 百度搜索:三顾茅庐的故事 阅读和思考 板块二: 赤壁之战 1、指出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历史作用? 2、分析曹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从战争胜负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曹操 刘 孙 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 赤壁 之战 曹军 二十万 五万 作用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背景: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分析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胜 曹操 败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人和)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地利)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天时) ①北方官兵,不习水战(客观) ②连环战船,战术失误(主观)③骄傲自满,松懈轻敌(主观) 根本原因:统一的条件不成熟。 分析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取胜原因: 曹操方面: 1、官兵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不习水战。 2、因实力强大而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孙刘联军方面: 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策略得当)。 客观方面:南北统一的条件不成熟。 战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原因 影响 战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原因 影响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袁绍 — 曹操 曹操 — 孙刘联军 曹操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①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唯才是举,招贤纳士。 ②经济上: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战术得当 ① 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②曹军不习水战,采取了错误的战术 曹操自恃兵多,骄傲轻敌 兵多将广 曹操 --骄傲轻敌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曹操 袁绍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