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件.pptxVIP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诫子书诸葛亮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猜猜他是谁? 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品格高洁,才学渊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名垂汗简青, 书台犹在谁复登?——陆游《诸葛书台》 出师一表真名士,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有关诸葛亮的事迹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赤壁之战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孙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谚语、歇后语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白帝托孤七擒孟获 草船借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1、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2、事后诸葛亮: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诸葛亮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文知识。2、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告诫劝勉书信诫子书诸葛亮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解 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书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诵读全文,注意读音和停顿。 夫(fú) 淡泊(dàn)(bó) 淫(yín)慢 遂(suì) 庐(lú)夫君子之行夫学须静也fū①旧时称成年男子②旧时称服劳役的人③与妻结成配偶者 fú ④文言发语词:夫学须静也⑤句末语气词:逝者如斯夫。 ⑥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读 出 停 顿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读一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断句:1、看意思。2、看句子结构(主谓关系)。3、看标志性词语(用于句首的词语核句末的词语)。4、看句式(对称句和排比句)。读一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读一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文意疏通 (学习小组形式) 参考注释阅读课文,画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先和同学讨论交流,看看能否解决。不能解决再提交班级讨论。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利用课下注解进行翻译。2、利用积累的文言文词汇来翻译。3、运用“六”字法来翻译。4、结合上下文猜测大意。5、直译与意译结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