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油三厂2005年分公司新技术推广项目申报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目的意义
主要推广内容
关键技术
达到指标
经费安排
承担单位
负责人
进度安排
1
油井区块整体深部选择性堵水技术
1. 油井堵水是从油井控制水的产出,是保持油层能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2. 油井堵水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水的波及系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3、为使油井堵水技术成为得力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油井堵水必须在区块整体上进行
4、油井区块整体深部选择堵水技术在中原油田未开展应用,属于薄弱环节
1) 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2) 剩余油研究技术;
3) 整体选择性堵水的决策技术;
4) 整体选择性堵水的单井决策技术;
5) 堵水剂的置放技术
6)系列化选择性堵水剂筛选、评价
7)整体堵水效果的评价技术
选择性整体堵水决策技术
2) 选择性整体堵水的单井决策技术;
3)系列化选择性堵水剂筛选、评价
1、井组增油300t
2、提高采收率2个百分点
3、投入产出比≥1:2
局补贴150万元、自筹150万元
石油大学
采油三厂
张学锋
2005.01-.5完成选井、整体深部堵水方案的编制、系列化选择性堵剂的筛选评价
2005.06-8现场应用6口井
2005.08-10改进完善,应用8口井
2005.11-12区块整体效果评价
2
油气层保护技术
1. 油气层保护技术是一种保护资源,少投入多产出的技术。
2. 由于入井液不具备油气层保护功能,造成单井洗井影响产量84t,压井单井影响产量150t,14.5%的油井补孔后产量下降,单井影响产量94t,三项全年影响产量5176t。
3、油气层保护工作在中原油田未系统、有效开展,将严重制约油田开发效益,属于薄弱环节
1) 储层敏感性分析;
2)采油、采气作业及增产措施过程中的油层伤害原因分析;
3)油气层保护液评价和筛选,并形成一套矿场应用技术规范;
4)油气层保护工艺技术研究;
5)油气层伤害、诊断、评价专家系统;
6)油气层保护矿场诊断、评价技术
1) 油气层保护液评价和筛选,并形成一套矿场应用技术规范;
2)油气层伤害、诊断、评价专家系统;
、油层损害诊断、评价对储层损害程度评价的准确度>90%;
2、入井液剂满足现场需要,其性能指标较目前产品提高10%;
3、入井液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85%;
4、油层保护技术实施有效率85%
局补贴150万元、自筹150万元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采油三厂
张学锋
2005.01-07完成储层敏感性分析,采油、采气作业及增产措施过程中的油层伤害原因分析,油气层保护液评价和筛选,并形成一套矿场应用技术规范;
2005.08-10油气层伤害、诊断、评价专家系统试验,现场应用6口井
2005.10-11改进完善,应用8口井
2005.12效果评价、项目总结验收
3
分层酸化、堵水技术
1、中原油田属多层系、长井段的断块砂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 2、笼统酸化、堵水酸液易进入非目的层,造成非目的层的伤害;3、分层酸化、堵水由于受到井况条件、工具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原油田应用很少,属于薄弱环节。
1、分层酸化、堵水封隔器、节流开关的研究、应用,分层酸化、堵水配方体系的研究及性能评价;2、分层酸化、堵水选井、选层技术;3、分层找水、测试技术;4、分层酸化、堵水配方体系的研究及性能评价;5、分层酸化、堵水施工工艺。
1、分层酸化、堵水封隔器、节流开关的研究、应用;2、分层找水、测试技术;4、分层酸化、堵水配方体系的研究及性能评价;
1、单井增油350t;2、水井单井增注3500m3;3、剖面改善启动新层2m/1n。4、投入产出比≥1:2
局补贴100万元、自筹100万元
采油院、
采油三厂
张学锋
2005.01-.5完成分层酸化、堵水封隔器、节流开关的研究、酸液、堵剂的筛选评价
2005.06-8分层酸化、堵水选井、选层现场应用6口井
2005.08-10改进完善,应用8口井
4
低渗油气藏改造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1、压裂无效、低效井(单井年增油小于400t)比例较高,占总井数的20%;
2、地应力分布改变,有新增注水受效方向,且受效方向含油饱和度高、水驱动用程度低的井,需进行重复压裂引效;
3、由于认识不足,少数井压裂后增液明显,增油效果差;
4、部分低产、低能油井,酸化、解堵效果不明显;
5、套变井(≤105mm)无法应用袖套式、燃气式射孔技术。
分层压裂技术;
重复转向压裂技术;
压裂后处理技
油水井暂堵酸化技术;
分层酸化工艺;
重复酸化工艺;
深部酸化技术;
非酸解堵技术;
9、袖套式射孔复合压裂技术;
10、燃气式超正压射孔技术。
1、水力压裂技术
2、油水井酸化解堵技术
3、袖套式射孔复合压裂技术、燃气式超正压射孔技术
05年指标:1、实施压裂50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