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的职业性损害.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 隔离时间:至痂皮脱落或症状消失,分泌物及排泄物5日培养一次,连续两次阴性。 治疗原则:早期抗生素治疗,同时以抗休克、抗DIC为主的疗法。毒血症严重者注射抗炭疽血清或氢化可的松。 皮肤炭疽患部可用1:2000高锰酸钾液冲洗,涂无刺激性抗生素软膏,5%磺胺软膏。 (五)防治原则 * 2.确定感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 (1)处死或隔离治疗病畜,严禁销售病畜肉、乳品和皮毛。 (2) 排出物:含氯消毒剂乳液消毒,使用二倍量的20%含氯石灰或6%次氯酸钙与排出物混合12小时。 (3)污染物表面:如墙面、地面,家具等,用氯消毒剂等喷雾或擦洗消毒。 (五)防治原则 * 2.确定感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 (4)毛皮、衣物或纺织品 :焚毁、高压灭菌或密闭塑料袋内50g/m3环氧乙烷消毒。 (5)水体:污染的水源停止使用;用氯消毒剂(有效氯达200mg/L)消毒。 (6) 病房终末消毒 病房用甲醛熏蒸处理。 (7)消毒效果:取样细菌分离培养,连续三次不能检出炭疽杆菌。 (胡建安) (五)防治原则 * 定义 布鲁司杆菌病(brucellosis),是布鲁司杆菌(brucella)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乙类),也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 。 三、布鲁司杆菌病 * (一)病因病机 布鲁司杆菌为球杆状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布鲁司杆菌属有6个种19个生物型,羊种(3个型)、牛种(8个型)、猪种(5个型)、森林鼠种、绵羊附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 * 布鲁司杆菌有荚膜可产生透明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侵袭力强,能通过完整皮肤和黏膜进入宿主体内。本菌产生内毒素,是布鲁司杆菌的重要致病物质。 牛布鲁氏菌(抗酸染色) (一)病因病机 * 该菌在自然条件下易于繁殖生长,37℃,pH 6.6~7.4生长最佳。在土壤、皮毛和乳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但对日光、热、常用消毒剂很敏感。直射日光10~20分钟,湿热60℃ 10~20分钟,一般浓度的来苏和石炭酸溶液消毒数分钟即被杀灭。 (一)病因病机 * * (二)流行病学 流行特点:布鲁司杆菌病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1981年有布鲁司杆菌病的国家和地区有160个,然而80年代后期,布鲁司杆菌病在世界部分地区回升明显,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畜间流行,约占世界1/5~1/6的人受布鲁司杆菌病的威胁,全世界布鲁司杆菌病现患约有500~600万人,年新发病人数为50万。在我国也波及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 接触人群:接触污染源的主要人群为从事畜牧业工作人员、挤奶工、屠宰工、肉品加工人员、兽医、畜牧化验人员、饲养员等。 (二)流行病学 * Sources of Brucella infection. G.G. Alton & J.R.L. Forsyth *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即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也可通过皮肤、黏膜感染。 (二)流行病学 * 传染源:病畜及带菌动物。流产母畜将大量布鲁司杆菌随着流产胎儿、胎衣、阴道分泌物及乳汁排出体外,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二)流行病学 * (三)临床表现 急性期、亚急性期 : 潜伏期10天左右,短至1周,长达半年。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和关节肌肉疼痛。 慢性期 : 病程持续半年以上为慢性期。 慢性期症状多不明显,也不典型,呈多样性表现。 * (四)诊断 依据我国《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诊断。 临床分期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病例可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和隐性感染。 通过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 (五)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及家畜,增强免疫力 4.加强卫生宣传,提高自我预防保健意识 * 定义 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又名蜱传脑炎(tick-bone encephalitis,TBE),其病原体为森林脑炎病毒(forest encephalitis virus),亦称森脑病毒。 劳动者在森林地区从事职业活动中,因被蜱叮咬而感染的森林脑炎,即职业性森林脑炎。 四、职业性森林脑炎 *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森脑病毒是一类小型嗜神经病毒。 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及抵抗力类似乙脑病毒。本病毒致病性也与乙脑病毒相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似乙脑病毒。球形,具有单股RNA结构,内有蛋白壳体,外周为类网状脂蛋白包膜。 * 该病毒仅存在于自然疫源地。病毒寄生于啮齿类动物如松鼠、野鼠及鸟类等血液中,通过吸血、昆虫(蜱)媒介传染。其中蜱类既是森脑病毒传播媒介,又是长期宿主。 (一)病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