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65 - July 2017
德川日本神農信仰的形成與本質
吳偉明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
引 言
神農(亦名炎帝、連山)是中國傳說中上古三皇五帝之一,中國人相信他對醫、農、
工、商都作出重大貢獻而加以祭祀。他因親嘗百草及發明農具,自古在中國被奉為
藥神及農神。中國歷代都有拜祭神農的習俗,各地皆有神農廟。神農信仰亦隨漢
籍、中國移民及商人等傳播近鄰。日本是中國之外最重視神農的地方,神農信仰在
中世(1186–1603)出現,在德川時代(1603–1868)達最高峰。中日的神農信仰有其相
近之處,例如神農最重要的身份是藥王,受醫師及藥業者的拜祭。不過兩國的不同
之處其實更值得注意。日本的神農信仰頗有個性,包括跟神道及佛教混同、獲不同
行業的支持及出現大量神農圖贊等。當今相關研究主要從醫學史或美術史角度討論
上古及中世日本的神農信仰。本文則從比較文化史視角,以德川文獻為基礎,探討
神農信仰在近世日本如何形成,並從中日比較及文化互動的角度剖析其本質。這是
首個整理德川神農信仰的研究,期望對日本神農信仰的研究有所突破 ,並且幫助讀
者加深了解中國文化在日本的在地化。
德川以前的神農崇拜
中醫早在平安時代(794–1185 )已傳入日本,日人開始透過中國的醫書認識神農。中
國醫書之中,以最古藥物書《神農本草經》的影響最大。它在東漢(25–220 )結集成
書,作者不明,托稱神農所撰。中國很早已將神農與醫學聯繫起來,日本亦受其影
618–907 831
響。《神農本草經》在唐朝( )傳入日本。百科全書式的類書《秘府略》( 年)
986
曾引用《神農本草經》佚文四條。日本最早醫書《醫心方》( 年)多處引用《神農本
草經》,其中亦記載中國已失傳的《神農食經》兩條。榮西禪師(1141–1215)在其《喫
茶養生記》(1211年)歌頌神農以茶為藥,感嘆曰:「漢家神農隱而三千餘歲,近代之
1
藥味詎理乎?」平安及鎌倉時代(1185–1333)的醫學文獻中常見神農之名,對神農十
1
蔵 1939 7
栄西:《喫茶養生記》(京都:法 館, 年),上卷,頁 。
©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65 - July 2017
204 吳偉明
分敬仰,不過朝廷醫家仍未見拜祭神農的習俗。鎌倉中期出現將神農作日本醫祖之
2
說。 朝廷醫官惟宗具俊(?–1288)的《醫談抄》(1284年)以神農為本草之祖,謂「藥
3
自神農始世」,又謂「百藥起自神農」。
神農崇拜在十三世紀的日本開始形成,出現神農畫及贊文。神農圖贊在中國一
直存在。古代秦氏來日定居,可能已帶來神農信仰,但未有在日本傳播。相傳仲哀
天皇時神農皇帝末孫融通王從三韓歸化日本,並帶來神農畫。4 中世始出現由日本人
5
創作的神農畫及贊文。日本最早的神農畫見佚名撰《馬醫草紙》(1267年)。 中國的
神農圖大多是牛角人頭人身,左手持藥草,右手持赭鞭(傳說中可驗百草是否有用或
有毒的赤色鞭子)。《馬醫草紙》中的神農卻是普通人樣貌,穿上類似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