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五年级下册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五年级下册答案 【篇一: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答案】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2)惟弈秋之为听。( 的 ) (3)一人虽听之。( 弈秋的教导) (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 (5)虽和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 (6)弗若之矣。( 他,之前一个人) 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 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 距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 古义: 智慧 今义: 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和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其智弗若和)? 曰:(非然也) 。 (2)我以日始出时 (去人近 ) ,而日中时 ( 远也 ) 。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 (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于 (2)使弈秋诲二人弈。 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 、 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 、 离 (5)孔子不能决也。 判断 (6)孰为汝多知乎。 谁 、 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 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和?曰:非然也。 (设问 )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比喻 )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反问 ) (4)孰为汝多知乎? (反问 ) 9文学常识填空。 第2课 匆匆 1.读读说说。 本文作者围绕“ 匆匆 ”展开叙述,先写 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再写 自己的 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的无奈。最后发出“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感叹。 2.读句子,仿照作者的写法,将意思续写下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 太阳落 了,有再 升起的时候 ; 小草枯了,有再 青的时候; 小河水干涸 了,有再 流淌的时候 。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仿写: 玩耍 的时候,日子 从身旁过去 ; 散步 的时候,日子 从脚边过去 ; 打游戏 的时候,日子 从鼠标下过去 。 3.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2)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4.明辨是非。我能在括号中写出句子的修辞方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 ) 2.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拟人 ) 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 (比喻 ) 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 (反问 ) 5.我知道:《匆匆》是一篇(散文 ),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 朱自清 )他宁肯饿死,也不领( 美国的救济粮),因而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他的散文文笔秀丽,风格独特,堪称典范。代表作有《 春 》、《 绿 》、《 背影 》、《 荷塘月色 》等。 第3课 桃花心木 1.读片段,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得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

文档评论(0)

rebecca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