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遵义)语文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文言古诗词 专题1 7年级下册 .pptVIP

2020届中考(遵义)语文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文言古诗词 专题1 7年级下册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木兰诗 【诗歌主题】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佳句赏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前两句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赴”“度”“飞”三字极有气势。中间两句写宿营之戒备警惕,也点出战地生涯之艰苦卓绝。后两句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以将士之战死,衬托木兰生还之不易。“百战”“十年”皆非实数,概言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突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此六句写尽木兰从军生涯,笔墨异常精练。(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此二句是互文,以双兔为喻,妙趣横生。木兰与大伙儿一道征战,装束举止与男子并无二致,大伙儿又岂能知道她是女子?这是对木兰女扮男装从军数年这个奇迹的巧妙解释,也表现了木兰的英勇与机智。(修辞手法) 【针对训练】 1.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两句的表达作用。 不仅写出了同伴们惊讶的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在战斗生涯中的谨慎、机敏,表现了她的英雄气概。 2.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诗歌主题】 此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宁静、淡泊的心境。 【佳句赏析】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表面看来是平平淡淡,随意写去,实际是匠心独运,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表现手法) 【针对训练】 1.【2019·湖北咸宁中考】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2019·湖北咸宁中考】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示例:赞同。①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烘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②以动态的“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更加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 【诗歌主题】 本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春夜闻笛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佳句赏析】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为全诗点睛之词,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折柳”是双关语,一方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杨柳》曲;另一方面,因“柳”谐音“留”,暗示留恋之意,因此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思念的意绪。“何人不起故园情”,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意象、主旨、修辞手法) 【针对训练】 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之意,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思情。“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内心的孤寂之情。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同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的《折杨柳》曲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诗歌主题】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赴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佳句赏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写诗人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信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留恋不舍之情,另一方面展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情感) 【针对训练】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自己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诗中“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友人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诗人思家的深情。“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