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公开课件.pptVIP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公开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考试要求 1、重农抑商。 2、“海禁”与“闭关锁国” 。 一、重农抑商 1、依据教材,完成相关内容检测: 含义: 。 表现: 。 影响: 。 2、我国古代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可以保证稳定的财政收入; ④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一、重农抑商 3、下列材料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抑商政策的是 A.(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B.(唐)“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C.(宋)“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D.(清)“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 D 一、重农抑商 4、明代《警世通言》写一商人在县城入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惊慌中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这反映了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明代商业发展迅速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D 一、重农抑商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以前)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 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时) 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战国策》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相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为地抑制商业的发展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1、依据教材,完成相关内容检测: 含义: 。 表现: 。 影响: 。 2、实施海禁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明朝: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与倭寇勾结,危及统治。清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3、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 B.上海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D 材料一:远在清代开国之初,洪承畴就对顺治帝说:“南夷(从南部沿海地区人入境的西方人)之通商,不异西戎(中国西部和西北的少数民族)之马市。夷人贪而无亲,求而不厌,假令姑允通商海口,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中夏(中原内地)矣;假令姑允通商中夏,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朝市(京城一带)矣。”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以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捕《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三:为了加强对中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当时设“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四关,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康熙五十九年又规定,对外贸易由广州的“公行”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政府与商人合办的“公行”掌有对外贸易的特权。征收税课、议定价格、督察违禁,甚至外商“具禀事件”也要经过“公行”的行商转达。总之,一切必须经过“公行”,非经“公行”,“不许私相授受”,“民间私售,即违禁例”。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 ——鄂世镛等著《清史简编》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材料四:汉唐……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的一样,自由驱使,毫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恐退缩。 ——《鲁迅全集》第一卷《看镜有感》 ①、结合有关材料概述清朝管理贸易的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的实质。 措施:与对外贸易有关的一切事物都由政府与商人合办的“公行”统一管理,在全国仅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 实质:闭关锁国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②、结合有关材料分析清朝采取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原因。 ①惧怕外国势力通过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