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3月 ②为保证接触良好,接触面需经机械加工。合理的减少加工面积,可降低加工费用、改善接触情况。 2014年3月 ③零件接触良好 2014年3月 为了便于拆装,必须留出扳手的活动空间和装、拆螺栓的空间。 2)、螺纹连接的合理结构 留出扳手活动空间 留出螺钉装、拆空间 2014年3月 为防止滚动轴承等轴上的零件产生轴向窜动,必须采用一定的结构来固定。常用的固定结构方法有: 1.用轴肩固定 2.用弹性挡圈固定。 3.用轴端挡圈固定。 4.用圆螺母及止动垫圈固定。 用轴端挡圈固定轴承内圈 3)、轴向零件的固定结构 舵机安装的合理结构 2014年3月 ①用轴肩固定轴承内、外圈 用轴端挡圈固定轴承内圈 2014年3月 ②、用弹性挡圈固定轴承内、外圈 用轴端挡圈固定轴承内圈 2014年3月 ③、用轴端挡圈固定轴承内圈 用轴端挡圈固定轴承内圈 2014年3月 ④、用圆螺母及止动垫圈固定 用轴端挡圈固定轴承内圈 2014年3月 由于受到振动或冲击,螺纹连接间可能发生松动,在某些机构中需要防松。 几种常用的防松结构: 1. 双螺母锁紧 2. 止动垫圈防松 3. 止动垫片锁紧 4)、防松的结构 2014年3月 ①双螺母锁紧防松的结构 依靠两螺母拧紧后,螺母之间产生的轴向力,使螺母牙与螺栓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而防止螺母自动松脱。 2014年3月 ②止动垫圈防松 这种装置常用来固定安装在轴端部的零件。 2014年3月 ③、止动垫片锁紧 螺母拧紧后弯倒止动垫片的止动边即可锁紧螺母。 2014年3月 ①、密封防漏的结构 为防止机器内部液体外漏同时防止外部灰尘侵入,要采用密封防漏措施。 5)、密封防漏的结构 2014年3月 ②、滚动轴承的密封 滚动轴承需要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的灰尘和水分进入轴承,也防止轴承的润滑剂渗漏。 2014年3月 (三)、装配过程 电线孔。 配制旋转套孔。 1、车体图 2014年3月 2、舵机装配 调整四处螺栓,交叉拧紧。 舵机摆杆上加工φ3孔。 2014年3月 3、前轮安装 沉头螺栓安装前轮轴。 2014年3月 (四)、总体装配 不要漏装零部件。 前后轮转向灵活。 使用专用工具装配 装配前:1、零部件数量、种类;2、装配工具。 部件装配:1、轴承装配;2、卡簧装配;3、舵机装配;4、前轮装配;电机装配;5、支柱连接。 总成装配。先部件后总成。装配注意点如下: 2014年3月 1、支柱连接 1、底部30+10=40mm,上部30mm,共12件; 2、上下8处用M3螺钉、螺母连接。 错误:外螺纹向上 2014年3月 支柱连接 错误:上下8处用支柱替代M3螺钉、螺母连接。 2014年3月 2、电机装配 1、对正固定面,防止电机空转; 2、留有1mm空隙,防止电机卡死。 2014年3月 3、舵机摆角调整 摆动角为±90° 2014年3月 小结 装配前按图纸检查零部件。 装配前一定要清点零部件。 使用工具装配。 作业题 装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程控小车的结构需要哪方面改进。 2014年3月 2014年3月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 2014年3月 科技创新训练选修课 程控小车的装配与调试 机械部分4 张国胜 (一)课程介绍: 1.科技创新训练是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通识教育选修课,总学时为80学时; 2. 课程以“程控小车”为教学载体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3.程控小车分解为机械结构和模拟电路应用、单片机应用等三个方面10个技术点 ; 4.课程任务.一组同学完成一台程控小车; 5.此次课程为机械部分第四讲:装配与调试 6.下次课2014年3月29~30日,小车装配。 一、前言 (二)、课程回顾: 1.第一周:前导课 2.第二周:机械部分1~2讲机械部分理论课; 3.第三周:机械部分3~4讲机械部分理论课; 4.第四、五周:进入机械部分的整车装配。 5.第1讲:机械设计与制图;第2讲:机械零件;第3讲:工艺与公差配合。本次课程是第4讲:程控小车的装配与调试。6.第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