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审批表中“主要事迹”模板
一、基本要求
1、字数?300—500?字。
2、以下?5?个模板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主要事迹”模板,先进
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主要事迹”不再提供模板,请参照
优秀党务工作者“主要事迹”模板撰写。
二、优秀党务工作者“主要事迹”模板
×××同志热爱信访事业,在这个被称为“机关第一难”的岗位
上,他?23?年如一日,忠实履行岗位职责,为党和政府分忧,为
人民群众解难,在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他
创造性地总结出临场处置信访问题的“四种能力”和“五心精神”,
他平均每年接待来访群众?2000?多人次,处理人民来信?2000?多
封,接受来访电话?1000?多个。多年来,他接待处理了数以万计
的信访问题,无一件演变为恶性信访事件。他从不回避困难和
危险,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为保护群众和
同事的安危,他的腿被踢过,他的胳膊被掐过,他的左眼被打
成重伤,他的左手拇指被咬致伤留下终生伤残。他心系群众,
经常给孤寡老人及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他从自己的
工资中先后拿出近?5?万元,资助了?30?多名困难学生,甚至把上
访?11?年的“老上访户”方小娟接到家里,用?7?年时间培养教育成
1
人。他先后为多名上访群众解决就业问题,自己掏钱帮助因失
去儿子而处于绝望中的李庆余老人办起售货亭。他对己要求严
格,生活上艰苦朴素,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
外出执行公务有时甚至自带干粮。?他的行为被群众誉为“看得
见、用得上的‘三个代表’”。2005?年?3?月,作为重大典型,中央
主要新闻媒体对×××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同志所在的回龙村地处太行山深处,山高路陡,地势险
恶,自然环境恶劣,长期以来不能脱贫致富。1993?年,他作为
一名复员军人,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立志带领群
众改变面貌。他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首先架通
了山上?7?个自然村照明线路,改变了世代山民无电的落后状况。
之后,投资?650?万元(个人出资?100?万元),历时?3?年在悬崖绝
壁上修筑了长?8?公里、宽?7?米的挂壁盘山公路,结束了山区群
众行路难的历史。2000?年以来,带领“两委”班子,加大产业结
构调整,先后发展林果面积?2500?亩,形成了资源优势,创立了
“回龙村”农产品品牌。他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使
景区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全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600
元增加到?2005?年的?3600?元。在新农村建设中,他注重转变群
众观念,凝聚集体力量,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先后投
资?180?万元,建起了村体育场、服务中心等,对?63?户村民实施
2
整体搬迁,为?145?名?60?岁以上的老人和困难户发放生活费。2002
年?2?月,中组部、中宣部、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联系会议领导小组作出向×××同志学习的决
定。
×××同志?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
的工作条件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长年累月、日
复一日,长期默默无闻地奔波在往返里程长达?580?多公里的深
山峡谷中,将邮政普遍服务延伸到一个个偏僻乡村,架起了一
座藏区群众与外界沟通联系的便民通道。20?年来,他始终保持
着一种忠诚执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高尚情操,
从没有丢失过一件邮件,没有延误过一期邮班。他不顾生命危
险,勇斗劫匪,跳入河中打捞邮件。他在被骡子踢成重伤后,
仍以顽强的毅力忍痛把班期走完,结果留下了终身残疾。他舍
小家,顾大家,多次在妻子患病的情况下,仍坚持开展投递工
作。他无私奉献,不计报酬,绕道几十里给群众捎去生产生活
用品。他苦中求乐,自编自唱山歌,在最累、最苦、最寂寞的
岗位上始终保持了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2005?年?6?月,作为重大典型,中央主要
新闻媒体对×××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3
×××同志?2000?年?6?月起到青藏线工作,他牢记党和政府“把
青藏铁路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的重托,发扬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高原铁路建设。在初测现场
工作中,他没日没夜地奔波于各队组之间,协调处理生产、生
活和技术上的难题。为优化设计方案,他率队多次进入无人区,
在零下?20?多度的低温下,由于过度劳累和身体的过度透支,晕
倒在泥泞的沼泽中,被前来营救的职工抬出沼泽地。6?年来,他
每年在现场工作都在?9?个月以上,往返格尔木至拉萨行程近百
万公里,他的体重由?180?斤下降到?120?斤。面对复杂多变的高
原地质条件,他敢于克服困难,为列车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方案
的优化和稳定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节约工程投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