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馀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 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反面事例:古代一些帝王找借口来搪塞谏臣,终究不能停止改正过失 ,从而招来覆亡之祸。 深刻认识到历朝覆亡的教训,体现了太宗的谨慎细致。 要点:本节君臣对话,围绕纳谏展开。 《原君》 节选 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所持政治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 资料链接 * 导入新课 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主? 你听过关于他的故事吗? 唐太宗 家国天下 学习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 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 单元概述 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课文分别选自吴兢的《贞观政要》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都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的经典作品。前者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框架之内的治国之术。后者则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进步知识分子跳出君主专制的框架,对君主专制体制所做的清醒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两篇文章都是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学习课文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阅读指南”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 之外,还要学习课文的论证 方式,像《求谏》中丰富的 论证方法、《原君》中对比 方法的运用等。 《求谏》 吴兢 课文学习 吴兢 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出生于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年),病逝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他任史职30余年,编纂唐国史65卷。他的一生是为史学事业勤奋劳作的一生,他的高尚风范成为后世史家学习的榜样。 作者简介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选文介绍 在《求谏》一章中记录了很多唐太宗论述求谏的言论,这些言论很有系统性,是唐太宗在借鉴历史教训基础上得到的深刻认识。他一方面认识到帝王一人处政的不足,强调大臣进谏的必要性,要求大臣要行使规谏的责任。一方面又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大臣进谏。 唐太宗 原文 部分文章翻译 文章讲解 作品分析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1、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 态度诚恳; 放下架子, 宽厚体谅,打消他们的畏惧心理; 虚心纳谏,以知得失; 努力营造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2、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比喻类比方法:忠臣的谏诤如明镜,可指出君主的过失。 假设论证:假如皇帝自以为是,臣子又不加以匡救,国必危败。 严重后果:国家危败,臣子也不能独全其家。君臣关系,唇亡齿寒。 至於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 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 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於人,必须极言规谏。” [译文]至于像隋炀帝残暴淫虐,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最后终于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事不远,你们今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直言规劝谏诤。” 举例论证:隋炀帝暴虐,臣子们不敢直言规谏,导致隋朝灭亡。 希望公卿大臣们以前朝之事为鉴,替国家人民着想,极言规谏。 求谏若渴。 小结:太宗的理想模式——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使国家长治久安。(至尊的君主是关键) · · · ·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

文档评论(0)

gpcjc1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