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二轮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文解读二 “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 课文解读三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与孔子这里的德治思想作简要对比。 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从以上两章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为政以德 的社会。 2、“政”和“德”,“刑”和“礼”有什么区别,谈谈你的认识。 政和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一个是迫于外力的屈服,一个发自内心的诚服。 典型习题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题目。(2011测试卷) 甲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 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3)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3分) (1)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 (2)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3)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张“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抱怨。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在这段话中,孔子论述了哪些治国之道? (2)请结合上面的语段,简要分析其中包含的儒家民本思想。 答:(1)谨慎处事而守信,节约用度而爱人,按照时令来役使民众。 (2)孔子把爱民当做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治国要取信于民,爱惜民力,要节用,体恤人民生活的艰难,以薄赋税等宽大政策去爱民,保护劳动力,不妨碍农业生产。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湖州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4题。(5分) (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2)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心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大知章》 (3)“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邢,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注①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 23.以上(1)(2)两段文字中都能体现出孔子的什么思想。(1分) 24.结合以上三段文字,谈谈孔子的这种思想和庄子的思想有什么异同点。(4分) (名校联盟一模)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礼记·学记》) 23.?简要概括孔子和《礼记》的“教学观”的共同点?(1分) 24.?孔子与《礼记》表述的“教学观”有所不同,请作简要评析。(4分) 23.主张“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1分) 24.孔子认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要把握恰当时机,要在学生有所“愤”“悱”时,再进行适时开导和点拨。(1分)孔子着眼于操作。(1分) ???《礼记》则认为教学就在于让人明白道理,要引导但不强迫要求,要严格但不抑制个性,要启发但不全盘告知,从而营造使人亲近而又能主动思考的理想氛围。(1分)《礼记》偏重于理念。(1分) (宁波一模)(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第十四》 (2)“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3)如果一个死刑执行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