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共28张.pptx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共28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 言 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历史上,自诩为“天朝上国”的中国人穿着中式服装,住在中式建筑里,行为举止温良恭俭让,敬爱天地君亲师,庄重而热烈地过着中国节日,生老嫁娶都履行祖宗礼仪……这些,曾经是中国人的标识。而自100多年前开始“师夷长技”以来,中国文化或妄自菲薄,或自暴自弃,属于自己的文化衣杉渐被撕破,庄重从容的古老文明渐行渐远。现在,除了黑头发黄皮肤,我们还有什么外在的标识?——《中国新闻周刊》思考: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一)物质生活的变迁1916年林徽因与表姐妹们的合影。她们身上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三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 名校女生是当时的时尚。1.服饰的变迁(1)近代中国女子服饰的变迁近代中国女子服饰之一近代中国女子服饰之二当光绪中叶,衣尚宽博,喜秃领,往往大褂之袖宽可及尺,女衣尤肥硕。光宣之际,政尚维新,衣喜瘦狭,束身贴肤,曲臂维艰,领高可及耳际。及经光绪甲午、庚子之役、外患迭乘、朝政变更、衣饰起居,因而皆改革旧制,短袍窄袖,好为武装,新奇自喜,自是而日益加甚矣。 ——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思考:依据材料说明近代服饰款式变化的原因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观棋道人《京华俗咏》近代中国女子服饰中西合璧、多元并存服饰:改良的旗袍变化特点:宽松肥大、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美观政局变化原因:西方习俗的传入思想观念的转变审美观念的转变(2)近代中国男子服饰的变迁近代中国男子服饰之二近代中国男子服饰之三近代中国男子服饰之一辛亥革命后“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思考:根据材料说明近代男子服饰变化的原因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常礼服二种,昼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晚用大礼服似燕尾服而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二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近代中国男子服饰西装、中山装中西合璧、多元并存服饰长袍马褂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变化特点拘谨、呆板、等级森严政治局势国家政策原因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读图,回答问题第1组图片 近代男子服饰第2组图片 近代女子服饰(1)从以上两组图片可以看出近代男女服饰各有何变化?(2)西服最早在何时、何地传入中国的?西服的传入会不会对中国的服饰产生冲突?(3)如果有冲突,中国的传统服饰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男子服饰变化是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变化;女子服饰由宽大逐渐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最早在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传入中国的。会对中国的服饰发生冲突。融合中西方服饰的优点进行改变。如出现了中山装、旗袍的变化。中国传统饮食的特点是什么?近代以来中国的饮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饮食的变迁世界三大烹饪流派:十分发达,形成了鲁菜、粤菜、川菜和淮扬菜有名的四大菜系。近代以来中国饮食的变化是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西餐具有那些优点?饮食是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西餐厅①入味方法不同:西餐调味与食品分开,中餐入味则是在烹饪的过程中加入调料入味;②就餐环境不同:西餐讲究清静、幽雅,而中餐则讲究热闹;③使用的餐具不同:西餐以刀叉为主,中餐则筷子;④烹饪要求不同:西根据要求不一,而中餐以熟食为主;⑤礼节不同:西餐以女士优先,中餐则以傧客为主(尤其男客)等等。(可让学生自由发言)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西餐的传入对中国普通百姓家有没有影响?如果有请举例说明注重营养的西餐有影响。如我们日常饭桌上洋葱、土豆、卷心菜、咖啡、葡萄酒、糕点等等都是由西方传入的。西式的糕点店铺也在中国十分普遍。。里弄住宅(中西合璧)3.住宅的变迁四合院(传统)完全西化的独院式“洋房” 这些别墅洋房多为殖民统治者、商业巨头、晚清官宦的私宅,有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此多精美别致、豪华气派。也直接体现了西方文化移植式的输入。(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代婚姻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