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
许队长就是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桥吊队队长——许振超,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也是那种在人群中不会引人注目的人,中等个头、不胖不瘦,也许是30年的海风拂面让他多了几分和54的年龄不太相称的沧桑,他的眼睛不大,但却出奇地有神,也许这就是码头工人的典型特征。他又是不普通的,作为桥吊队长的他带领全队不仅创出了多大的船全部10小时以内完成作业的全国最高效率,而且2003年两次刷新集装箱单船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以他名字命名的集装箱服务品牌“振超效率”享誉世界航运界,仅去年就使13条国际航线选择了青岛港作为中转港。
许振超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毫无疑问的是他的工作业绩是不平凡的。虽然朴实的许队说,他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但毫无疑问他是把他应该做的工作尽可能的做到了最好,他真正实践了“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信念。
许振超深深地爱着他的桥吊,爱着他为之奋斗了30年的青岛港,他常说“桥吊就是我的孩子,码头就是我的家”。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工作,许振超有“四个不回家”,就是恶劣天气抓安全不回家,重点班轮保船期不回家,机械故障不排除不回家,现场有问题没解决不回家。其实,像许振超说的,他虽然因为工作无法常回自己的小家,但“大 ”家和小家一样”。
在港口、在码头这个大家,他是全身心的付出。一年冬天,为了排查机电控制总柜的2000多条进出口,他一个人在40米多米高的桥吊驾驶室里呆了七天七夜;为了抢修青岛港新港区桥吊上的滑轮故障,他冒着大雨靠在探到海里的桥吊的大梁上,干了整整6个小时,在冷冷的深秋中浑身透湿;2001年隆冬,为了确保新港区桥吊的如期安装,临危受命的许振超买了10箱方便面就开始了全力以赴的工作,连续40天睡在码头岸边他的卧室——一间只铺了一张硬纸壳的集装箱小屋里,每天夜里三四点钟他都会被冻醒,幽默的许振超说,正好到桥吊现场看看,还省了闹钟,把寒冷比作闹钟,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比喻。当被问及是否觉得苦、觉得累时,许振超说,有时候也会有点累,但因为自己喜欢,就不觉得苦。
集装箱装卸的世界纪录和震惊世界航运界的”振超效率“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之所以说许振超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代表,是因为他不仅仅是苦干实干,而且坚信并实践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发奋学习才能成就未来。许振超作为一名产业工人的现代性就体现在他的这句话中。
从一个学工徒成为一名“桥吊专家”,以初中的文化程度熟练地驾驭综合了6门学科知识的大型集装箱装卸设备,30年的港口工作中,这个自称为“老码头”的人的付出可想而知。别人休息时,许振超的桥吊还在运转,他在练习“一钩准”,即把吊具一次对准集装箱的吊锁,以提高装卸效率;别人凑在一块儿玩玩的时候,有一台桥吊又轻轻地启动了,那是许振超在研究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无声响操作”,即在集装箱装卸过程中要一次到位,尽量避免碰撞造成货物损失和设备磨损。
许振超身边总是带着他的三件宝:笔记本、英汉词典和手提电脑。因为装卸集装箱的桥吊都是上千吨重的大家伙,它的启动是许多学科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许振超学习了高压变配电、电力拖动、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等多个专业的知识来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学习中经常要参阅一些英文专业书籍,从不会英语的许振超开始拜女儿为师。同时他还自学了日语,他的工友说,80年代的时候,青岛港进口了一批日本设备,为了研究这些设备,许振超花了15块钱买了一本日汉词典,15块钱在当时可是他半个月的工资。
桥吊出了故障有专门的技术员修理,而令技术员“无可奈何”的是,每当修理其中的一台桥吊时,总有一个人在旁边问这问那,这个“偷”学技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许振超。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正是三十年如一日的自我挑战和坚持学习,成就了今天的“桥吊专家”许振超和震惊世界航运界的“振超效率”。
30年了,从门机到桥吊,工作的时候天天与海为伴,许振超有了海一样的情怀,对工作他执着、投入、无悔;蔚蓝的大海,使许振超的眼睛永远神采熠熠,他和他的团队已经瞄准了下一个世界记录。
资料来源:中国建设指南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