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葛兆光 《中国古代文化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6、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7、阴法鲁等. 《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8、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岳麓书社,2003年10月。 一 、概说“文化” 1.文化的词源 文: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各色交错的纹理(本义); ——《周易》:“物相杂,故曰文”。 引申意义为: (1) 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修饰”、“文采”、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 (3)在前两层意思的基础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品德修养——人文,文德教化 化: 1)“教行也” 《说文解字》 (“教行于上,则化成天下。”) 2)“变也” (《庄子?逍遥游》:“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吕氏春秋?顺民》:“则汤达乎鬼神之化。”); 3)“习也”(风俗习惯),《人物志》:“国有习也。”) 。 —— 引申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化育的意义。 “文”与“化”连用,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 “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 将“文”与“化”二者合并而用,则始见于西汉末年刘向所著之《说苑?指武》。其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今天所说的“文化”,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从西方转译而来的。在西方,“文化” 原意为耕耘、居住、操作。中世纪以后,引申为对人类心灵、情操、知识的培养——对应于中国文献中的“以文教化”,进而涵盖了神明祭祖、道德法律、精神修养诸领域。 “文化”概念使用的泛化 考古发现某一处古代遗址,通过这一遗址的研讨,揭示其历史内蕴,就称某某文化,如“玛雅文化”、“仰韶文化”等。 评价一个人的学识涵养: “某某人很有文化。” 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理 念、价值追求。 其它还有“社区文化”、“商业 文化”、“校园文化”、“寝室 文化”、“厕所文化”、“课桌文化”等等。 讨论、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代社会,没文化 (知识) 是不行的。 *北京大学有很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浓的文化氛围。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 文学艺术、科学等。) 2.文化的定义 西方学者的观点: 文艺复兴时期孕育了“文化”的科学概念。 到了18世纪,在人文传统深厚的德国,出现了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赫尔德和文学家歌德,依据于中世纪迥然不同的关于“人”的看法,对“文化”做出了划时代的界定。 康德1790年在其名著《判断力批判》中认为: 文化乃是人作为有 理性的实体为了一 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有效的创造。 康德把道德观念看成人 类文化的最高表现。 这个看法曾影响了我 国学者辜鸿铭和唐君毅等。 赫尔德探讨了人、社会、文化的关系,认为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人活动的产物,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们活动的重要手段。文化既促进了人,也限制了人。文化和哲学的中心是人的问题。 歌德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与思想的集体方式,即人类对自然的长期斗争的结果,此集团的思想、感觉、行为的方式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气氛、特殊的美,即是文化。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泰勒1871年在其名著《原始文化》里,对“文化”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的意义来说,乃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此后,西方学者纷纷给文化下定义,据说目前已有200多种。 中国学者的观点: 受康德影响,我国学者辜鸿铭在20世纪初出版的《春秋大义》(又译作《中国人的精神》,《原华》)中指出:文化不是房子、不是道路、不是器具、不是制度、不是科学、不是艺术,而是人格,文化的实质就是道德。唐君毅在上世纪中出版的巨著《文化意识与道德理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