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西省名校联盟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df

2020届江西省名校联盟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届江西省名校联盟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 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 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 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 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 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 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 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 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 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 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 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传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 ,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 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 《五经 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 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 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 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 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 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 “学 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 奇怪了。 ②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 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 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 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 ,进 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 奴隶,那只能落得个 “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 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 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 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 在这个 “入乎其内”和 “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 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 “博学、审问、 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 不断对话和诠释的 过程,读书人 “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 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 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 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 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 “经世致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