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ppt

第二章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一节 纬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二、平针组织的结构参数与尺寸稳定性;二维(平面) 假设线圈的针编弧与沉降弧在织物平面上的投影为半圆弧,圈柱在织物平面上的投影为直线,圈弧与圈柱以相接或相切形式连成线圈 假设线圈在织物平面上的投影为三段圆弧连接而成 三维(空间) 假设针编弧与沉降弧是空间圆弧,圈柱为空间直线或曲线、圈弧与圈柱平滑连接;2、线圈的结构参数及其相互关系;忽略d值 l= 该模型比较适合经充分松弛后的棉平针织物 理论计算与实测之间有5%左右的误差 ;模型二:假设线圈由在二个正交的近似圆柱体上(一个圆柱体的母线平行于Z轴,另一母线平行于X轴)空间弧线连接而成。 l=2A+B+5.94d 圈距和圈高越大, 线圈长度越长。 ; 纬平针织物的横密PA、纵密PB ,总密度P与线圈长度l之间的关系: 纬平针织物的圈距A、圈高B与线圈长度l之间的关系: A=CA+k’A l; B=CB+k’B l; ; 线圈长度与服用性能的关系 线圈长度愈短,针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愈好: 弹性大、不易脱散、尺寸稳定性好、抗起毛起球和勾丝性好,但手感和透气性较差 针织物可用未充满系数或紧度系数来表征其性能 未充满系数愈高或紧度系数越低,针织物越稀薄,其性能就愈差 棉、羊毛平针组织:20~21 大多数精纺羊毛纱平针织物:1.4~1.5 根据未充满系数或紧度系数的值就可以决定针织物的各项工艺参数;3、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干松弛处理:下机坯布在无搅动无张力状态下平放24h,干松弛处理的织物尺寸的回复是有限的。 湿松弛处理:在无搅动无张力状态下,将织物在30℃温水中浸湿,并在无张力状态下吸去过量的水,再在40 ℃ ~60 ℃温度下烘30min。湿松弛处理的效果好干松弛处理。 条件平衡处理:织物经过5次洗涤并在自由状态下干燥,这时织物的尺寸已经基本不再发生变化。 全松弛处理:织物经过滚筒式洗衣机洗涤和脱水后,再在滚筒式烘干机中在60 ℃ ~70 ℃温度下烘30min。经全松弛处理的织物接近平衡状态;在条件平衡???态下平针织物的圈高B平衡 与圈距A平衡经验公式;三、纬平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2.用途: 内衣、袜品、毛衫 等;四、单面舌针圆纬机的编织工艺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1)舌针 (2)沉降片 (3)织针三角、沉降片三角、三角座(开 启式和封闭式)。 (4)导纱器;片鼻、片喉:握持旧线圈 片颚 :弯纱时搁持纱线 片喉:牵拉 片踵:受沉降片三角控制;;;;(二)成圈过程 退圈 ——垫纱 ——闭口 ——套圈 — —弯纱 ——脱圈 ——成圈 ——牵拉 ;退圈 ; ;(三)成圈工艺分析 1、退圈 退圈时针的上升动程H 防止针舌反拨 ;H=L+X+a-b-f L-针钩头端至针舌末端的距离; X-弯纱深度 a -退圈结束时针舌末端至沉降片片颚的距离 b -针钩部分截面的直径 f -纱线直径 ;H=L+X+a-b-f a的确定: 保证在任何情况下 都能可靠的退圈 a≥hmax hmax——最大空程 hmax=0.5lmax lmax-机上可能加工的最长线圈长度 ;2.垫纱 关键:垫纱的可靠性 垫纱过程中,纱线的位置及位置参数: 握持点O :针钩内点处于握持平面时的那一点 。 垫纱纵角β:纱线在针平面上的投影与握持线之间的 夹角。 垫纱横角α:纱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片颚线(旧线圈配置线)之间的夹角。 ; 握持线 真实纱线 纱线在针平面内投影 纱线在水平面内投影;导纱器的安装与调节 (1)α: α太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下,引起漏针; α太小,导纱器可能撞针钩。 (2)β: β太大,针难钩住纱线,引起漏针; β太小,闭口阶段,针舌可能将垫入纱线夹住,纱线被夹住,甚至夹断。 α、 β的调节可通过导纱器高低、左右、前后位置的改变来实现。;若导纱器径向太靠外(b偏大),则垫纱横角α过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下面,从而造成旧线圈脱落即漏针。如导纱器径向太靠内(b偏小),则α角过小,可能发生针钩与导纱器碰撞,引起针和导纱器损坏。 ;若导纱器位置偏高(h偏大),则垫纱纵角β过大,易使针从纱线旁边滑过,未钩住纱

文档评论(0)

浪漫唯美-文档菜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