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城市医疗救助 2005年,我省在28个县(市、区)先行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之后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08年在全省全面建立起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救助方式以大病救助为主,兼顾门诊救助,主要是对城市低保对象和其他城市特殊困难群众患病给予适当救助。2010年,全省共支出16241.7万元,累计救助117.3万人次(其中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4.5万人);人次均住院救助1688.5元,人次均门诊救助141.5元。 (一)政策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1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185号);《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民发〔2009〕81号); 《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意见的通知》(云民社救〔2010〕1号)。 (二)救助对象 城市医疗救助实行属地管理,救助对象主要为具有当地户口的以下人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城乡特殊困难人员。我省将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无社会养老金或单位退休金等固定收入的60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纳入了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 (三)服务内容 1、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住院医疗救助,主要帮助解决因病住院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3、门诊医疗救助,主要帮助解决患有常见病、慢性病以及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4、临时医疗救助; 5、慈善援助。 (四)办理程序 1、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程序 2、住院、门诊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办理程序 3、住院、门诊救助未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办理程序 二、农村医疗救助 自2003年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以来,我省农村医疗救助范围不断扩大、救助水平大幅提高、救助程序日趋规范,救助效果明显增强。2010年,全省共支出资金57150.5万元,累计救助531.7万人次(其中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76万人);人次均住院救助1308元,人次均门诊救助134元。 (一)政策依据 《民政部 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民发〔2003〕158号);《云南省民政厅 云南省卫生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民保〔2006〕4号);《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民发〔2009〕81号); 《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意见的通知》(云民社救〔2010〕1号)。 (二)救助对象 农村医疗救助实行属地管理,救助对象主要为具有当地户口的以下人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人员。我省将沿边境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纳入了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范围。 (三)服务内容 1、资助救助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住院医疗救助,主要帮助解决因病住院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3、门诊医疗救助,主要帮助解决患有常见病、慢性病以及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4、临时医疗救助; 5、慈善援助。 (四)办理程序 1、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程序 2、住院、门诊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办理程序 3、住院、门诊救助未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办理程序 第四部分 临时救助 临时救助制度是指政府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由于各种特殊原因造成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具有“救急救难”的工作特点。临时救助制度不是一项临时性制度安排,而是一项长期的,规范的社会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的建立,可以使社会救助这张社会安全网更加密实,能够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众,更好地发挥“托底保障”的作用。 (一)政策依据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民发〔2007〕92号); 《云南省民政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文件的通知》(云民保〔2007〕20号) 1.农村低保标准的测算方法 确定农村低保标准一般应考虑维持当地村民最基本的生活费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生活物价指数、社会保障相关标准、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 我省农村低保标准主要测算因素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并适当考虑物价指数、社会保障相关标准等调整数进行确定。具体的测算公式为:农村低保标准=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