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导学案
姜敬超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要点:“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以下基本知识和概念:革命兴起的背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黄花岗等武装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王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史论结合的分析中,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求本质的科学精神,以及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毅力。
3.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高潮及辛亥革命的意义。革命者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并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进步。
教学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及辛亥革命的评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否定,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宪法的特点。对内容的理解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对孙中山为什么辞去临时大总统,及当时复杂的形式学生分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法、小组讨论、情境体验分析法、多媒体教学导入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通过欣赏大屏幕,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孙中山——辛亥革命。第二次,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邓小平——改革开放。今天,我们来学习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导入
(二) 讲授新课
教师:在学这节课前,请大家思考一下,一场运动或者一场革命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要从背景、经过、评价来分析.好的,我们首先来探究下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探究问题一: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和投影,结合课本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地区
长城以北与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与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材料二:“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是岂非煌煌上谕之言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割我同胞之土地,抢我同胞之财产,以买其一家一姓五百万家奴一日之安逸,此割台湾、胶州之本心,所以感发五中矣。咄咄怪事,我同胞看者!我同胞听者!
——邹容的《革命军》
材料三: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
(设计思路:先导入辛亥革命后,让学生思考学习一场革命或运动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是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一场革命要分析它的背景、经过、结局,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通过学案上的三则材料得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背景:
1. 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与清政府卖国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资产阶级的壮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原书第9版)教学课件Mishkin_fmi09_ppt_04.pptx VIP
- ISO9001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计划 .pdf VIP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原书第9版)教学课件Mishkin_fmi09_ppt_03.pptx VIP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原书第9版)教学课件Mishkin_fmi09_ppt_05.pptx VIP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原书第9版)教学课件Mishkin_fmi09_ppt_07.pptx VIP
- 飞行程序设计-第3章 编码.ppt
- 一维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课件(共14张PPT)—《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工业版).pptx VIP
- 缝纫机说明书-JUKI.PDF
- 员工手册(公司通用版).docx VIP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原书第9版)教学课件Mishkin_fmi09_ppt_02.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