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衄下血胸满瘀血.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 病脉证治节十六 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概念: 惊、悸: 惊是惊恐,精神不定,卧起不安的一种证候,因突然发生的外界刺激而发。 悸是自觉心慌、心悸不宁的一种病证,多因机体气血亏虚病理产物生成而发。 但由于惊与悸关系密切,惊可致悸,悸多因惊,故临床上一般二者并称,称作惊悸。 吐血:又称呕血,是血从胃或食道中经口吐出,本篇的吐血还包括咳血。吐血多胃中邪热炽盛,或肝郁化火,胃中脉略损伤所致,也有部分因中气虚寒,血失统摄而致。 衄血:主要指鼻腔出血,当然也包括齿衄(牙宣)即齿龈出血,肌衄或皮衄即皮下出血(现称紫斑)。 下血:本篇主要指大便下血,即便血,当然,下血也包括妇女阴道下血,崩漏。 瘀血: 作为病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 现多称瘀证,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病证。 瘀证是由于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 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所致的多种病证的总称。 简言之,瘀证是以瘀血在体内生成为主要病机的一 类病证。 一.惊悸 惊和悸的病因病机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 (1) 动即为惊 弱即为悸 脉形 脉搏象豆粒转动, 动数不宁 脉沉细而虚软无力 症状 精神恍惚、胆怯、 卧起不安 心慌、心悸不宁 病因 多因遭受突然的强烈 的外界刺激引起 气虚血亏,血脉不得充养 病机 心气逆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 气血亏虚,心失所养 寸口脉动而弱 如果寸口脉动弱并见,则既是心之气血内虚,又受外界惊恐刺激而发惊悸,其表现就是既有心悸不宁的悸之证,也有精神恍惚,胆怯惊恐,坐卧不安的惊证之候,这就是惊悸证。 火动致惊的治法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12) 火 劫 汗 汗 出 过 多 损伤心阳 痰浊内阻 惊狂、 烦燥 坐卧不安 心悸不宁 心阳虚损 痰浊上蒙 神明不藏 温阳 镇惊 安神 桂枝救逆汤 方中 桂枝甘草——温运心阳——治本 蜀漆——温阳宣散涤痰,但其辛散上涌,易致呕吐, 目前多代之以远志、南星、菖蒲、郁金等。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有“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之意。) 另有调和脾胃之功 龙、牡——重镇宁心安神——治标 去芍药——(芍药为阴柔之品,有碍阳气的生养及通行, 故去之)病人可能有胸满(《伤》《金》见 胸满往往去芍) 《伤寒论·太阳病》篇112条指出:“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临床应用] 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惊恐、癫狂等, 凡属心阳不足,痰浊上蒙者皆可应用本方。 心脏神经官能症表现为发作性惊恐不安、 心悸不宁,暗示性强,情绪波动较大者; 外感病高热、烦躁、惊厥者 水饮致悸的治法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13) 通阳逐饮,水饮去则心悸自消。 方中:半夏——化饮降逆 麻黄——辛温通阳 通阳逐饮 [按]:仲景治悸大致有三种情况: 1.心动悸,脉搏结代,由于气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治以炙甘草汤。 2.心下悸兼呕吐眩晕等证:由于胃有停饮,中阳不运等致,治以苓桂术甘;隔间有水眩悸用小半夏加茯苓;水饮 致悸之甚者,饮盛阳郁,用半夏麻黄丸以通阳逐饮。 3.脐下悸,多兼小便不利、气上冲逆之证,由于水停下焦,阴寒上冲所致,治以苓桂甘枣汤。五苓散治伴有巅眩。 [临床]: 1.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支、肺心病、咳喘病等,证见 咳嗽、气喘、吐痰、心下痞满,悸动不宁,舌淡、苔白润、脉弦细者。 2.心律失常属水气凌心,或痰浊中阻所致者 二、瘀血 瘀血的脉证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 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 血。(10) 瘀血化热的脉证、治法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 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11) 其脉虽大,但脉势不足, 往来涩滞不利 之象 指邪不在气分, 而是瘀血沉伏于内 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医生切诊时没有腹部硬满的指征,其腹部柔软而 不硬,但却又指病人自觉腹满,这是因血瘀腹部 的经脉,气机不利所致。本证类似桂枝加芍药 汤、桂枝加大黄汤证 ——排除诊断:不是宿食,水气等蓄积在肠的气滞。 ——上述症状均是瘀血所致,故说“为有瘀血” 腹满的辨证思路: 腹满——

文档评论(0)

134****9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