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 谈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用巧劲
江苏省海安县孙庄中学 卢小平 22665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句话说得好,说的对,甚至不少人奉若座右铭。是的,勤学苦练是中华民族教育孩子的传统方法。李白勤学成大诗人,王羲之苦练成书法家等。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勤、苦是在“趣浓”的前提下“劳轻”,并“乐此不疲”,才有所建树的。学海是无涯,但一定非得“苦”,才能作舟吗?那岂不是违反了人性,违背了使学生“乐学”的宗旨?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乐学”。何不将“苦”字改为“巧”字,“学海无涯巧作舟”不是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吗?“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名言)因此,我认为作为教者,在阅读教学中更要教会学生用巧劲。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地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怎样才能“用巧劲”呢?
巧劲一:教会学生真正理解。
主编: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7月,第198页“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以机械识记的方式在学习,即使达到了理解的程度,也往往是低水平的而非真正的、实质性的理解”。它并没有真正掌握事物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也就是说,并没有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应归之于有些教师可能对“理解”这一概念缺乏科学意义上的把握。他们以为,只要学生听懂了,就是理解了。诚然,理解是需要听懂了,但听懂了却不等于就是理解了。 “听懂了只是理解言语,而理解却包括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对事物类属的理解、对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的理解等”。实际上真正的
主编: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7月,第198页
比如:在文言阅读教学中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的“之”的理解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学生听懂了“之”在这句中的理解,如果换到另一个文言语境中,他也能准确作出判断,这才是真正理解了。再比如教学魏巍《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句“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要让学生识别此句中的“狡猾”一词究竟何意,单单识别出这里是贬义褒用,形容儿童眼光的聪慧、调皮还不够,还要启发学生开展想象,调动学生感觉器官的经验,用感性材料进行合理的充实,脑中再现“打”的场景。这样对文中刻画的老师假愠的背后是对学生真挚的爱就有具体深切的感受,学生这才是真正理解了。
美国学者加德纳就曾指出,任何一个概念或技能都能以多种方法来教授。不管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教学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最终获得理解。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也强调说“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还要看到书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说,对书本的某些形象性的话、哲理性的话,学生不仅应该记住它,更要懂得它的道理。
如琦君的《春酒》中“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还捧一大包回家。”这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如果教师再进一步问“为什么将吃得鼓鼓的肚子比作蜜蜂,而不比作其它动物呢。”好些人可能就不明白了。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蜜蜂酿出的蜜是甜滋滋的,把它比喻成蜜蜂,更能让人体会到此时“我”内心那种甜蜜的感觉。这才是掌握了其精神实质,才是真正理解了。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将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融会贯通,注重归类,正误比照等等,以达到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在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此教会学生学会正确的理解,无疑是学生学习中用巧劲的方法之一。
巧劲二:教会学生迁移。
主编: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7月,第216页“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果学生能够把在一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效地运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促进了另一种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就会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先学习阅读,后学习写作,那么阅读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形成。当学生在一种知识的学习中达到了实质性水平的理解,总结、概括出了其中的规律,并经过教师有意识进行的迁移指导、迁移训练,就能将这些规律在不同的情境中加以运用,这种迁移的累加效应将逐渐内化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学生能从所接触的语文现象中总结概括出一般规律,日后再遇到相似的语文现象便可举一反三。
主编: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7月,第216页
“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陶行知语)在阅读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合同协议.docx VIP
- 智融SW6306V_数据手册.pdf VIP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2018年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评审.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docx VIP
-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pptx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时事政治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T 5172-2025(江苏省标).pdf VIP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章振型分解反应谱法.ppt VIP
- 《走近周杰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