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触电防护 9.5.2绝缘破坏 在正常工作工作情况下,绝缘物也会逐渐“老化”而失去绝缘性能。高分子材料,还存在由于“老化”导致的绝缘性能逐步下降的问题。一般绝缘材料可正常使用20年。 绝缘材料在恶劣环境条件会降低绝缘电阻值,腐蚀性气体、潮气、机械损伤也会破坏绝缘。 9 触电防护 9.5.3绝缘破坏 电击穿:绝缘物在强电场的作用下,遭到急剧的破坏,丧失绝缘性能的现象。 使绝缘材料产生击穿的最小电压叫做击穿电压,此时的电场强度称材料的耐压强度。 气体绝缘击穿后能自动恢复绝缘性能。 多次液体击穿可能导致液体失去绝缘性能。 固体绝缘击穿后不能恢复绝缘性能。 9 触电防护 9.5.4加强绝缘 加强绝缘包括双重绝缘、加强绝缘和另加总体绝缘三种形式。 a 双重绝缘 b 加强绝缘 1. 工作绝缘 2. 保护绝缘 3. 加强绝缘 9 触电防护 9.5.5绝缘电阻的测量 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 表上有标有接地E、电路L和屏蔽G三个接线柱,如右图所示。 G L E 9 触电防护 9.5.6绝缘电阻的测量 A.为了保证安全,测量前、测量后都应断电放电,放电时间不短于2-3分钟。 B.摇把的转速由慢到快,最后稳定在每分钟120转左右,表针指示的数值就是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值。 C.测试过程中,若表针指向“0”位,表明被测件绝缘损坏,应停止转动摇把,以防损坏摇表。 9 触电防护 9.5.7不导电环境 指地板和墙都用不导电材料制成的场所。这种场所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电压500伏以下者,地板和墙每一点的电阻不应低于50 ?,电压500伏以上者不应低于100 ?。 保持间距或设置屏障,防止人体在工作绝缘损坏后同时触及不同电位的带电体。 9 触电防护 9.6.1 屏护 屏护:采用遮栏、护罩、箱匣、金属管等装置把带电体与外界隔开。 类型: 有永久性与临时性装置 固定式与移动式装置 使用要求: 应与警示标志及联锁装置配合使用 9 触电防护 9.6.2 屏护 一般要求 材料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 9 触电防护 9.7.1 间距 线路间距 架空线路应避免跨越建筑物,必须跨越时,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9 触电防护 9.7.2 间距 临时线路间距 临时线路应用电杆或沿墙用合格瓷瓶固定架设,导线距地面的高度室内应不低于2.5米,室外不低于4.5米,与道路交叉跨越时不低于 6 米。 9 触电防护 9.7.3 间距 (单位:m) 9 触电防护 9.7.4 间距 设备间距 变压器与四壁的间距应大于0.6~1.0米; 一般开关设备安装高度为1.3~1.5米; 拉线开关高度可取3米; 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0.3~1.5米; 检修间距 在高压无遮栏操作中,人体或工具与带电体的间距10KV以下应≥0.7米、 20~35KV应≥ 1.0米; 在线路上工作时,人体或工具与带电导线的间距10KV以下应≥1.0米、 35KV应≥ 2.5米。 4.3 防雷措施 直击雷防护: 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一般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 照明电源必须采用铅皮电缆或穿入铁管,并将铅皮电缆或铁管直接埋入地中10米以上(水平距离,埋深0.5 ~ 0.8米)才能引入室内。 露天装设的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封闭罐或工艺装置,必须接地,接地点不小于两处,其间距不大于30米; 接闪器、下引线、接地装置与邻近的导体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反击。 4.3 防雷措施 感应雷防护:(针对第一、二类建筑物)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金属构架、钢屋架、钢窗、电缆金属外皮,以及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件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屋面结构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 为了防止电磁感应,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相距不到100mm时,须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m;交叉相距不到100mm时,交叉处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4.3 防雷措施 雷电侵入防护: 安装避雷器。 采用直接埋地电缆供电,在进户处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无条件时可在电缆与架空线换杆处加装一组阀型避雷器。 在管道进户处以及邻近的100米内,采取1~ 4处接地措施。 4.3 防雷措施 人身防雷: 雷爆时尽量少在户外逗留,最好穿不透水的塑料雨衣,可在汽车、船只或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内躲避; 离开墙壁或树木8米以上、离开小山、或隆起的小道; 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旁、铁丝网、旗杆、烟囱、宝塔、金属晒衣绳、以及无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 在户内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设备1.5米以上; 关闭门窗,以防雷球进入。 5 静电防护 5.1 静电事故 静电:是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分离和积累起来的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