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民族融合的表现: (1)少数民族的汉化。 (2)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习惯。 孝文帝晚年对南齐发动了数次战争,但进展不大,公元499年,他在取得马圈城一役的胜利后,病逝于北归途中公元499年,葬于北邙长陵。 操劳过度的魏孝文帝,在33岁时提前耗尽了一生的精力。 成长经历------英年早逝 北魏孝文帝墓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50年,北齐取代东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580年,北周灭北齐,581年,隋朝建立,后统一全国,南北朝对峙局面结束。客观地说,没有这一次由孝文帝改革开始的长期广泛的发展,就不会有后来伟大的隋唐。 历史的延续: 如何评价孝文帝? 孝文帝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积极进行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想一想 北魏孝文帝能在民族融合中作如此重要作用,主要 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 各族人民 长期接触 民族融 合趋势 孝文帝 改革 促进民 族融合 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想一想   孝文帝当时是一个战胜者、征服者,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施这样的汉化政策,他大可以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国北方?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打我国古代一少数民族)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吗? ----《敕勒歌》 第 16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少数民族内迁 阅读教材P93回答问题: 1、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 2、少数民族内迁: (1) 时间: (2)民族: (3)影响最大: 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散居边地 1 从东汉末年起 鲜卑、匈奴、羯、羌、氐 鲜卑族拓跋部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匈奴 鲜卑 鲜卑 羌 氐 羯 “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因居于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而得名。 “鲜卑”作为族名最早出现于秦朝。 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的嘎仙洞遗址,它是鲜卑族拓拔部的发祥地。 关于鲜卑族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鲜卑拓跋--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游牧为生、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骑兵凶猛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 398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标志着北朝的开始。 3、北朝政权 东魏     北齐 北魏 西魏     北周 (534~550年)     (550~577年) (535~557年)     (557~581年) (439~534年)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拓跋宏(元宏) 魏孝文帝 庙号高祖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成长经历------童年的不幸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禅位于五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暴卒。 母亲: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防止后党专权。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了。 孝文帝拓跋宏: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冯太后。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冯太后对拓跋宏开始时存有戒心,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担心他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不喜欢他。有一次,她听信谗言,杖罚了幼小的拓跋宏。又有一次,冯太后在大冷天里,把穿着单衣的小皇帝关在一间空屋子之中,3天不给饭吃,还打算废掉他。后来因为大臣穆泰劝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 (一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