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节俭日”里话节俭》教学设计.docVIP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节俭日”里话节俭》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节俭日”里话节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认知: 1.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不可丢掉的传家宝。   2.让学生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勤劳节俭的原因。知道现代社会仍需要发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 (二)情感: 1.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2.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 (三)行为: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以勤劳节俭为荣,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爱惜物品,修旧利废、物尽其用。 二、教学重点:讲清勤劳节俭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做到勤劳节俭。 四、教学准备: 1.教师为小辩论活动的双方准备若干观点,以便在学生活动时加以引导。 2.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收集有关节俭的人和事例。 五、教育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虽然不同地区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同,但总的说来,人民生活水平比从前都有了很大提高,生活富裕了许多。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祖祖辈辈保持下来的节俭传统呢? 2.请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二)小小辫论会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6、17。 2.教科书上的同学们进行了很有意思的辩论。我们今天也来进行一次这样的活动。大家可以参考书上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的看法讲出来。 3.小结:双方各有各的理由。 (三)观小品,明道理 1. 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请欣赏小品《买东西》。 2.一家人外出在商场购物,孩子要求家长买一些东西,家长不买。 3.提问:改革开放了,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裕,孩子应当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吗?家长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买,他们是怎样想的?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学生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如果养成挥霍浪费的怀毛病,对自身成长不利。) (四)听故事,明是非 1.节俭是一种美德。我们来听听同学们讲自己收集的名人、伟人的故事。 2.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做到节俭?(开火车形式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节俭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3.至于我们的零用钱或是长辈给的利是钱,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帮助有困难的人。(看课件:看一看山区的孩子们。) 4. 夸一夸班上节俭的人和事。(表扬做得好的同学,给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5.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勤劳节俭的名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下边请同学们读给大家听。 6.小结。 节俭有新的时代意义:节俭是指用钱有节制、俭省,不该买的东西不买,不该花的钱不花,爱惜物品,修旧利废,不随便浪费财物。 (五)课外实践与探索            1.与家长探讨:现在条件这么好节俭的意义有多大?   2.搜集古今中外节俭的事例,召开一次故事会。   3.想一想,自己在节俭方面做得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打算?   附:板书设计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节俭日”里话节俭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节俭小故事: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