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德育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德育教育 姓 名:吴 伟 民 工作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 永新乡永新中心小学 邮 编: 730612 电 话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德育教育 吴伟民 (永新乡永新中心小学,永新,730612) 摘 要: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寄宿制学校在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外,也对孩子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德育方面的教育更是雪上加霜。本文结合本人的亲身体会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德育教育 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孩子们上学的近在咫尺;孩子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孩子们的食宿高枕无忧,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有许多优秀的“雏鹰”从我们的怀里飞上天空,但是那种自私自利、打架斗嘴、丧失集体观念等情形也时常会出现的纯净的校园中。这种不协调让本来就存在诸多困难的小学生德育工作,显得捉襟见肘。下面就本人的亲身工作经历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寄宿制学生的德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成绩被学生视为评选“三好学生”的唯一标准 在我所在的学校,每年“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有各种活动都是他们亲身参与、组织的,在这些活动中,“颁奖”无疑是孩子们最关心的,各种各样的奖品,摆在主席上,让孩子们馋涎欲滴。可是大部分同学都有自知之明,心里很清楚的告诫自己:“那些都是为班里的前几名准备的!”于是,孩子们在心里暗暗较劲:“我一定更加刻苦一些,下次我也要拿到那些奖品!”成绩成了孩子们衡量自己的标准,也由此忽视了其他方面,道德修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无足轻重。为了追求这种奖励同学之间失去了应有的团结互助,变得自私小气。 (二) 寄宿制条件下学生缺少父母真切的关爱,认为自己“自由”了 小孩子是最需要关心的,尤其是父母的嘘寒问暖,这是学校老师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当他们住校后,给本来就缺少关心的他们带来困惑,与父母见面的次数少了、交流少了、 “唠叨”少了……这种“自由”让他们不适应,这种“自由”让他们打住“没人管”的幌子放任自己。单亲的孩子、留守儿童更显得漫不经心,那种茫然让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对本来就缺少自制力的孩子们,又如何抵制如那种“自由飞翔”的诱惑。 (三) 家庭成员的影响根深蒂固 像白纸一样的孩子们,很容易接受和模仿他所见到的、所听到的一切。从孩子们一睁眼,父母等家庭成员所做的、所说的就历历在目、声声入耳。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形成,成为他们的生活、行为习惯。即使是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也有一部分学生很难改变自己,况且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部分寄宿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更加突出。许多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本身也存在问题,即使是在与教师探讨教育的情况下,也只是考虑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只问教师学生的考试情况,而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子女方法上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溺爱。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虽然取得了好成绩,却染上了很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另一种是“打骂”型。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发现成绩下滑,重则马上“打”字当头,轻则痛骂一顿,这样往往使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抵触心理。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死板、教师对德育活动没有创新,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品德课是农村小学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多也只是高调教育、空洞教育。让孩子们感觉到“老虎吞天,无处下爪。”寄宿制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稍微有所变化,组织学生看电视,开展阅读会等活动,但孩子们往往也只是被情节吸引,或是在老师陪伴下翻翻书、做做样子,并没有真正从中得到什么。但无论是品德课还是其他几种活动都忽视了一个孩子的天性—兴趣。也由此产生了厌学、逃学等现象。 (五)社会的不重视,使各种媒体信息、网络信息迅速占据孩子们的心灵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之一。科技的发展,使各种信息能够迅速的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些信息技术为孩子们提供了获得知识的广阔场所,但同样给孩子们带来深重的影响。游戏、暴力色情等信息对年幼的他们冲击很大,让不少小孩子沉醉其中难以自拔。试想,对于成年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何况是好奇心重、自制力却不高的他们呢。 受理论水平和地域的局限,以上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只是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认识,下面就以上现状提出几点粗浅的意见。 二 、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提出的意见 意见一: 完善学校对学生德育的评价机制,设立奖项,让学生看到“希望”。 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事无大小都给以鼓励,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把“德育”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待人接物、升国旗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