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凭箜篌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课堂每一分钟,通过文字,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快乐学习。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手法。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桩
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
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二、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
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
里而卒,年仅 27 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
风,故被称为 “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运用传说,熔铸词彩,
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 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题解
箜篌(见注解)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
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
1 / 5
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3.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没有严格区别,其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
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 “行”“引”都是歌行体的一种,
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代表性的常见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等。
三、品读《李凭箜篌引》
1.朗读课文,参照课文解释,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同学间也可互相探讨 。
2.全诗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起句开门见山, “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高秋”一
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 “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 “张”字不
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二、三两句写乐声。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
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第四句 “李凭中国弹箜篌”,用 “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
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
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第二段: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这四句是乐曲发展的第二个段落。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音乐时而清脆激越如昆山上的玉石碎裂,时而空
灵哀婉如凤凰的叫声。时而凄伤哀怨像带露的芙蓉花在哭泣,时而明朗欢快好像兰花迎风开放
笑语轻柔。
——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 “以声
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长安十二道城门前
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整个长安城仿佛
只有箜篌的美妙旋律在回荡。
下句承接 “十二门”所营造的时空感来写。李凭的演奏感动了 “紫皇”。把诗歌的意境由
2 / 5
人寰扩大到仙府,此时,整个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