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遗传病 微效基因(minor gene) 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状或某些遗传病的遗传基础不是一对主基因,而是几对基因,每一对基因对遗传性状或遗传病形成的作用是微小的。 二、多基因假说 1909年,瑞典的遗传学家尼尔逊-爱尔以小麦种皮颜色为实验材料,对数量性状的遗传机制,提出多因子假说加以解释。其主要要点是: (1)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也是基因,但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 (2)不同对基因之间没有显隐性的区分,都是共显性。 (3)每对基因对性状所起的作用都是微小的,所以称微效基因,但他们有累积效应,所以又称为加性基因或多基因。 (4)数量性状的遗传受多基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作用。 三、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一)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指单基因遗传性状。 特点:1.相对性状之间的差异很明显,表现为有或 无,中间无过渡类型,变异是不连续的。 2.群体中,可以把变异的个体明显地区分为2~3 个群。 ——有质的差异。 完全显性 (二)多基因遗传特点 1.两个纯合的极端个体杂交,F1都是中间型,但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变异范围,这是环境因素的作用; 2.两个中间类型F1杂交,F2大部分为中间型,变异范围比F1广泛,有时出现极端类型的个体,除环境因素外,微效基因的分离组合也起作用; 3.在一个随机群体中,变异范围广泛,但大都接近平均值(中间类型),呈连续分布,极端个体很少,这些变异受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 第二节 多基因遗传病的特征 易感性(susceptibility) 易感性特指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患病风险,仅代表个体所含有的遗传因素;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易感性高低可代表易患性高低。 易患性(liability) 在多基因遗传病发生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一个个体患某种遗传病的可能性称为易患性。 发病阈值 (threshold) 当一个个体易患性高到一定限度就可能发病。这种由易患性所导致的多基因遗传病发病最低限度称为发病阈值。 3.性别差异与发病风险 例如人群中男性先天性幽门狭窄的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患病率为0.5%,女性患病率为0.1%,男性的患病率比女性高5倍,即男性发病阈值低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儿子患病率是5.5%,女儿的患病率2.4%。如为女性患者,其儿子的患病率达到19.4%,女儿的患病率达到7.3%。表明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带有更多的致病基因。 第三节 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 一些常见病或多发畸形,有家族聚集现象,但患者同胞发病远低于1/2或1/4,发病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发病有一定多基因遗传基础的一类复杂疾病,称为多基因遗传病。 (一)高血压病 首次在中国汉族人中将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定位在2p14-2p23区域内 (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 (二)精神分裂症 现有研究提示,6号、8号和22号染色体区域可能蕴藏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位点, 6号、16号、18号、21号、22号和 X染色体可能蕴藏双向情感障碍的易感基因位点,而 SERT基因被认为是热点候选基因; 1号、10号和19号染色体可能蕴藏迟发性阿尔兹海默病易感基因位点.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 SP) 一、临床特征 联想障碍 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 意志活动减退、缺乏 幻觉、妄想和紧张 缺乏自知力 二、遗传因素 SP与遗传有关的依据: 患者子女患病机率为35%一68%,正常人群仅为0.86%一1%。 遗传度:70%-80% 同卵双生发病一致率比异卵双生发病一致率高4-6倍 DRD基因(dopamine receptor ) DRD2定位于11q22.1-22.3,141位C缺失可能与SP相关; DRD3定位于3q13.3,在端脑、边缘系统等表达,与感情与思维相关; DRD4定位于11p15.5,51位C→T可能与SP发生相关。 5-HTRA2 (5-羟色胺2A受体) 13q14,基因产物为G蛋白藕联受体 分布于带状核、嗅结体、新皮质等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些抗精神分裂症药(氟西汀,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均是特异性地作用于5-HTR2A而产生药效的 。 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 (6p21.31) 某些SP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现象,推测HLA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 研究证实HLA-A1、A2、A9、B5、CW4、DR8精神分裂症呈正相关; H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