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4-32 液中研抛工件平面的装置 1.液中研抛 二、研磨与抛光的复合——研抛工艺 第二节 几种新型精密和超精密研磨工艺 2.挤压研抛 图4-33 挤压研抛工艺 第二节 几种新型精密和超精密研磨工艺 图4-34 超精研抛加工运动原理 3.超精研抛 三、电解研磨 第二节 几种新型精密和超精密研磨工艺 一、工艺准备要点 图4-35 平板用三点支承校正水平 (1)刮削前的工艺要求 用灰铸铁铸造平板毛坯,经粗刨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再精刨加工,要求平面度误差小于0.05mm,表面粗糙度Ra为2.5μm。(2)制订加工顺序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3)工件的定位支承 平板采用三点支承,用三个可调垫铁调整水平度(图4-35),用如图4-7的方法以水平仪调整平板纵、横方向的水平度后定位。(4)选择刀具和工量具1)选用粗、细刮用手推式(或挺刮式)平面刮刀,准备好5~10mm厚的平行等高垫块2块,可调垫铁3个和显示剂(红丹粉、普鲁士蓝或松节油)备用。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2)0级精度标准平板一块,800mm和2000mm长的平行平尺各一根,精密小平板(每刮方20点)一块,250mm长平行桥板,读数值为0.02mm/m的水平仪2个,带架千分表,以及用白铁皮制作的边长为25mm正方形孔作为刮点检验板。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二、刮削工艺及精度检验 (1)应用水平仪调整平板水平度的方法 在按图4-7所示的方法调整被刮平板的纵、横向水平度时,现假设D角最高并测得D角高于A角8格(即为0.16mm/m),此时应将D角高的数值均分给B角,并使D角高于A角的数与B角高于C角的数值相等。1)将B角调高和C角调低,使B角高于C角与D角高于A角的值相等(平板横向保持原有水平)。 图4-?36 用水平仪测量平板的分析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2)C角不动,将B角调高(这时A角也随B角相应升高,而D角相对向下),直至调到符合上述要求。(2)检测 为了全面了解被刮平板的全面情况,可用平行桥板和水平仪分别沿平板的两条短边、两条长边和对角线分段检测。 图4-?37 用水平仪及桥板分段测量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图4-?38 各段误差曲线图 图4-?39 桥板在分段测量时的衔接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3)刮削 用对角刮削法,将D、B两高角,刮低到与A、C两角齐平,形成4个基准角(都用小平板刮点),用等高垫块、平行平尺和水平仪检测水平度和等高度;然后再按6条曲线图用长、短平尺刮研两长边、两短边和两对角边,直至4个基准角显点从而形成6条基准表面平行且共面(都低于平板的最低点)。(4)用图4-8所示的方法测量平板上除6条基准面以外的所有部位的高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平板上,然后用小平面刮刀在高点处均要刮出凹坑标记。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5)细刮和精刮整个表面,用0级精度平板研点,增加点子均匀和数量,用水平仪再次复查,其平面度误差应小于0.023mm。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一、工艺准备要点 (1)刮削前的工艺要求 铸造3块灰铸铁平板,经粗刨、人工时效和精刨后,其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05mm,表面粗糙度值小于Ra6.3μm。(2)对原始基准平板的技术要求 按技术标准JB/T7974-1999的规定,1级精度400mm×400mm铸铁平板平面度公差值为13μm。(3)选择刀、量具和辅具 刮削用的平面刮刀、显示剂、平行桥板、水平仪和刮点检验板等。 二、刮削工艺与精度检验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1)将三块平板分别标上A、B、C标志,由三名操作者用20mm以上磨成平口的宽刮刀各自对三块平板先粗刮一遍,可按着刨刀刀纹纵向的45°方向进行,第二遍则按上一次的刮削在垂直方向进行(即90°交叉刮)。2)按图4- 图4-?40 原始基准平板的配刮过程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一、工艺准备要点 (1)对多支承分离式滑动轴承的技术要求分析 所谓多支承轴承是指至少有两组以上轴承座支承转轴回转的轴承。 图4-?41 分离式滑动轴承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2)选择工、量具 制作研点用的工艺轴一根,其外径与零件轴颈尺寸相同(?80g8),长度取轴瓦长B=95mm的2~3倍(取250mm);相配的零件轴一根;准备好圆孔刮刀或三角刮刀、显示剂(普鲁士蓝和红丹粉);所选定的精度检验方法所需的测量工具;拆开轴承盖、轴承座的螺柱、螺母,处于待装配状态。 二、刮削工艺过程 第三节 提高刮研工艺精度技能训练实例 (1)粗刮各组滑动轴承轴瓦 每组轴瓦通常先配刮下轴瓦,再配刮上轴瓦。 表格 (2)细刮和精刮轴瓦 将每组上、下轴瓦分别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