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主任莫学诸葛亮
?作为中国历史上智慧的化身,诸葛亮深受人们赞誉,不仅因为他的料事如神,更加可贵的是他的忠心耿耿,可以说是一个完人,当然这只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有些渲染。管理班级犹如行军打仗,须知己知彼,须有谋略布置,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倒是可以作为一个借鉴。
一、 不学他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筑七星台借东风可谓是神机妙算的极致了,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万物。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对班中的学生的情况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学生的成绩怎样,爱好什么,性格怎样,家长对待孩子是怎样的,很多学生对于班主任来说是透明的。然而,弊端也由此产生了。
我的一位同事,她带的这一个班级已是第五年了,每到期末的时候,她的苦恼也来了,学生寄语写来写去都是老样子,实在没有么可写了,就只好把这学期发生的一件事重点写,再加点“作料”,也实在难为她了由于知根知底,班主任往往对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定论,谁一贯认真,谁爱偷点小懒,谁的嘴巴叽叽喳喳,谁是个“闷葫芦”,这些,对班主任的工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来看待学生,要全方面地看学生,要看到学生的多种发展可能性,如此才能放下架子,消除学生的担心,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1、 学生担心的是教师以成绩看一切。
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在,成绩仍是学习的第一标尺,高考以成绩说话一日,应试教育就存在一天。试问哪所学校,不看重成绩?成绩好的,一俊遮百丑,成绩差的,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这种唯智力论的观点,流传至今,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而教师也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据《中国新闻网》载,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周晓旭,兴趣广泛,这可以从她二十多枚书法、美术、摄影奖章中可略见一斑。然而,在学习的重压下,她最后患上罕见怪病,昏迷8天后悄然离世。医生说,主要病因是疲劳过度、压力过大。她在日记中写下了“我恐怕自己考不进去400名,会永远抬不起头来”“我一定要努力改过,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现在我们要是不努力学习,以后可是要吃大亏的”……当学校在回答媒体的质疑时,拿出了一份挖去了补习班的虚假课程表。无疑,学校感到有愧,或许,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那些奖章是毫无意义的,没有学习成绩作1,再多的0也等于无价值。可周晓旭呢?生命从此陨落,更多的周晓旭们,更多悲剧就在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发生了。
2、 学生担心的是教师以过去看现在。
也许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打洞”思想的影响吧,班主任对学生总是很“怀旧”,过去好的,爱屋及屋,现在的毛病往往视而不见,可能一直要等到出大错了,才会有新的认识。如果过去不好的,那么现在的进步多半不会进入法眼。学生为了过去的事,往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有效果。正如在一张有字的纸写字要比一张白纸上写字要困难。
在我的兴趣小组里有一位女同学,她的作文写得很精妙,屡次作文比赛,都有很好的发挥,但是脾气比较倔,有一次数学课,老师提了个问题,可能比较难吧,大部分同学都束手无策,她想了出来,就举了手,老师想让大家有更多的思索时间,就又等了一会儿,可她认为是老师有意这样,就赌气不举手了。以后又陆续发生了一些事,她的耐性愈来愈短了,由于有了先前的印象,老师也对她有了看法。师生关系中的主导在教师,老师对学生的过去念念不忘的话,师生间的隔膜也由此产生。
3、 学生担心的是教师以现在看将来。
请看一份成绩单“…… 修身课35分,语文55分”,这是郭沫若私塾时候的一次成绩,这在今天,后进生无疑。不要说大学,就是高中,也不一定能读,然而,他的成就当世能有几个相比?现在的孩子苦不苦?苦!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得起苦?不是。在人为的高压环境下,怎能释放每个人的潜能?又怎能对孩子的以后作出定论呢?这么一个简单道理却是当局者迷。“你再不努力学习,就考不上好中学(大学),将来就没有什么出息。”这是重庆市渝中区教师提出的十条禁语之一。“孩子最感恐惧的就是教师或家长们说他们“傻瓜、无用的东西”、“你简直是个废物。”、“你简直是坏透了。”之类的否定语,这些让孩子恐惧的词语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很不利。 因为孩子的心理和意志都还很脆弱,他们最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每一句激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而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 孩子生性好动,难免不犯错误,而在每一个错误中他们都会有所发现。轻易地否定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就像“呆、傻、笨、坏”等在孩子心目中都将是一项最为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中的“另类”。
二、 不学他的事必躬亲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与诸葛亮于五丈原对垒,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遣人送去女子衣物,“懿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