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现代文课内阅读复习题.docxVIP

语文版七年级上现代文课内阅读复习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忆读书》 1.选文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部分( 2-11 段)的内容。 回忆幼时、少年时 “多读书”的往事,说明“读书好” 。 3.第二部分( 2-11 段)回忆了作者幼时读书的哪些具体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介绍。 ①由一知半解到越来越读懂,越来越爱读《三国演义》 ②读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及其对作文的帮助 ③爱读 《水浒传》并与《荡寇志》作了比较 ④酷爱古典诗词 ⑤由读《茶花女遗事》进而对外国小说产生兴趣 ⑥ 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此书不同的感受。 4.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哪些作品? 喜欢《三国演义》 、《水浒传》、《聊斋志异》 、《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遗事》 、《红楼梦》等,不喜欢读《荡寇志》 、 《精忠说岳》等。 5.你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哪些作品吗?写出它们的作者。 《水浒传》施耐庵、 《三国演义》罗贯中、 《红楼梦》曹雪芹、 《西游记》吴承恩 6.请写出你所读过的如《水浒传》或《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故事情节。 《水浒传》: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三国演义》:桃园 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顾茅庐。 7.在作者看来,读书有什么好处?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种种感情,获得美的享受;②读书对于作文课很有帮助;③读书能扩大知识面;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8.我为什么对外国小说产生了兴趣?读了外国小说有什么好处? 因为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祖父的《茶花女遗事》 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9.我中年时读《红楼梦》有什么独到的体会? 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10.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读书可以丰富知识,明白事理,引起思考,可以从中得到一种很大的乐趣。 11.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你对学习语文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启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认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第二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段中“不是 ,, 而是 ,, ”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 表达了对《三国演义》的喜爱之情。 13.比较下面一组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 A、我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 B、我决定咬了牙 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 ... B 句好,因为 B 句“咬了牙”形象地表现出作者读书的决心之大。 14.“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一句中“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读书越多,知识积累也越多,理解能力也就越强。 15、概括选文第 12、 13 段的内容。 侧重谈“读好书” ,以作者 80 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16、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故事精彩、人物生动、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17、作者写到,看了精彩的《西游记》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 ,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如何挑选、比较好书。 18、文章结尾一段 3 个分句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的 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19、怎样理解“ ‘读万卷书’更是我惟一的消遣”一句中“消遣”一词? 消遣指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用这个词体现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义。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间接地获取人生的经验。 21、第 12 段分别从 、 两个方面来向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而第 好书”的体会时,要牢牢抓住个 字。 古典文学 现代文艺作品 比 22、作者对书有辨别优劣的能力,会挑选、比较的实证是什么?  13 段总结要做到“读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 等等。 2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语文版七年级上现代文课内阅读复习  第1页共12页 (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 . 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 2)我决定咬了牙 ,, ... 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24、“柳州风骨,长吉清才”这里的“柳州”和“长吉”分别指的是谁? “柳州”和“长吉”指的是 柳宗元 、李贺 。 2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读书的收获或体会。 读《水浒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