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见欢 朱敦儒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qìnɡ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代表作品有《岩壑老人诗文》《太平樵歌》。 作 者 简 介 诗 词 解 读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 收复国土。 请人代自己做。 即今江苏扬州,当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金人侵占中原,天下大乱,士家贵族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古 诗 今 译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主 旨 归 纳 重 点 赏 析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词人是带 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 这首小令通过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词人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依旧经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回家的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误进了藕花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 收复国土。 请人代自己做。 即今江苏扬州,当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 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代表作品有《岩壑老人诗文》《太平樵歌》。 这首小令通过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词人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外古诗词诵读 R ·八年级上册 诗词课题总览 《浣溪沙》晏殊 《采桑子》欧阳修 《相见欢》朱敦儒 《如梦令》李清照 自由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整 体 感 知 浣溪沙 晏殊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其代表作品有《珠玉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