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愚公移山》课件..ppt

语文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愚公移山》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结果怎样呢?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5.愚公坚决主张移山,山最终能够移走,他的理由又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 山不加增” 6.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 语言描写。 7.家里人与周围人对此事的反映怎样? 家里人:子孙“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曰:……且焉置土石” 周围人:京城孀妻遗男:“跳往助之” 在移山过程中,有谁持反对意见? 智 叟 ——“笑而止之” 阻止移山 理由 智叟 愚公 阻止移山 理由 智叟 愚公 残年余力 不能毁山之一毛 8.愚公的妻子在“聚室而谋”时对移山提出异议,这与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 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心,她并不反对移山。 愚公之妻 智叟 则是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他反对移山。 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其妻献疑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以君之力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献:提出,不反对 而笑:讥笑 君:是尊称 残年:极端鄙视 损:减少山之土 “毁”“一毛”:拔根汗毛的力量也没有 “其”字加强了反问语气 妻子的态度:关心 智叟的态度:轻视嘲讽 从课文可看出,“愚公”不愚,“智 叟”不智,作者这样命名有何用意? 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 “智叟”之不智在于他目光短浅, 用静止 的观点看问题;“愚公”之不愚在于他目光长 远,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说,愚 公实智,智叟实愚。 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 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的形象。 发展观点 不愚 静止观点 不智 13.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 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 下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它反映了古代 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封建迷信思想有本 质上的不同。 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其妻献疑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以君之力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献:提出,不反对 而笑:讥笑 君:是尊称 残年:极端鄙视 损:减少山之土 “毁”“一毛”:拔根汗毛的力量也没有 “其”字加强了反问语气 妻子的态度:关心 智叟的态度:轻视嘲讽 13.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 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 下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它反映了古代 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封建迷信思想有本 质上的不同。 在移山过程中,有谁持反对意见? 智 叟 ——“笑而止之” 在移山过程中,有谁持反对意见? 智 叟 ——“笑而止之” 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的去路, 如果缺乏这种精神, 那么社会主义建设将一事无成。 2.愚公移山时要克服哪些困难呢? 二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大、高) 年龄 ——年且九十 (高) 人员 ——愚公 遗男 荷担者三夫 工具 ——箕畚(简陋) 路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远)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 凭着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 心中祈愿 无路难啊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列子》 愚 公 移 山 山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作品简介 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辞时曾引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听课文朗读录音 太行 万仞 惩 塞 汝 曾 诸 箕畚 荷 孀 龀 叟 匮 厝 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háng rèn chéng sè rǔ zēng zhū jīběn hè shuāng chèn sǒu kuì cuò yōng 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