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春秋集传纂例.pdfVIP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春秋集传纂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春春秋秋集集传传纂纂例例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 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春秋集传纂例”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春春秋秋集集传传纂纂例例 十卷。 陆淳(?-805)撰。 陆淳,字伯冲,因避唐宪宗讳,改名陆质,吴郡(今江 苏苏州)人,唐代着名经学家。 据 《旧唐书·儒学传》,陆淳少师赵匡,匡师啖助, 啖、赵皆为异儒,陆氏因传啖赵之学而知名。 后为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所推荐,拜左拾遗、官至左司 郎中,后因故降为国子博士。 曾任信、台二州刺史。 顺宗时,又因其好友韦执谊援引,征为给事中,皇太 子侍读,寻卒。 门人私谥“文通先生” 。 除此书外,陆淳还撰有 《春秋微旨》、 《春秋集传辨 疑》、 《类礼》、 《君臣图翼》等书。 又据 《新唐书·儒学传》记载,陆淳与赵匡皆为啖助高 足,陆淳 《进书表》亦称啖助为严师、赵匡为益友。 可见 《旧唐书》误。 《新唐书·儒学传》云啖助集十年之力着 《春秋集 传》,书后之后,又摄其纲条为 《统例》六卷。 啖氏卒后,陆淳与其子啖异录啖氏遗文,为 《春秋集 注总例》,又请赵匡损益,再由陆淳纂全,改名为 《春秋集传纂例》。 则此书实为啖赵二家之说。 啖助(724 -770)字叔佐,本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后徙 关中,为唐代着名经学家。 啖助淹该经术,唐玄宗天宝末历临海尉,丹阳之簿, 秩满隐居不仕,甘足蔬糗,善 《春秋》。 赵匡(生卒不详)字伯循,河东(今山西太原)人,唐代着 名经学家。 官至洋州刺史。 此书成于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共四十篇,分为十 卷。 啖助之说 《春秋》,务在考三传得失,弥缝漏缺,其 论多异于汉晋诸儒。 此书认为,杜预以 《春秋》为周公之志,何休以 《春 秋》为黜周王鲁,范宁则认为 《春秋》所以明黜陟、 着劝戒,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这三家之说 皆“诚未达乎 《春秋》大宗”,当然更不用“议其深 指” 了。 《春秋》宗旨何在? 《纂例》认为,从 《春秋》以权辅 正,以诚为礼,正以忠道,原情为本,不拘浮名,不 尚狷介,从宜救乱,因时黜陟,或非礼勿动,或贵贞 不谅,进退抑扬,去华居实”可知其宗旨是“救用之 弊,革礼之薄。” 啖助于三传偏爱 《公》 《穀》而力攻 《左氏》,此书 说 《左传》是左氏据周、晋、齐、宋、楚、郑数国之 史“ 以授门人,义则口传,未形竹帛。 后代学者乃演而通之,总而会之,编次年月以为传 记。 又广采当时文籍,故兼与子产晏子及诸国卿佐家传, 并 卜书及杂占书、纵横家小说讽谏等杂在其中。 故释事虽多,释意殊少,是非交错,混然难证。 其大略皆是左氏旧意,故比余传其功最高。 博采诸家叙事尤备,能令百代下颇见本末。 因以求意,经文可知。 又况能大义得其本源,解三数条大义,亦以原情为 说,欲令后人推此以及余事。 而作传之人不达此意,妄有附益,故多迂谈。 又左氏本未释者亦为之说,遂令邪正纷揉,学者迷宗 也。” 其论 《公羊》、 《穀梁》云:“初亦口授。 后人据其大义散配经文、故多乖谬,失其纲统。 然其大旨亦是子夏所传,故二传传经密于 《左氏》。 《穀梁》义深, 《公羊》辞辨,随文解释,往往钩 深。 但以守文坚滞,泥难不通,比附曰月,曲生条例,义 者不合,亦复强通,踳驳不伦,或至矛盾,不近圣人 夷旷之体也。 夫 《春秋》之文,一字以为褒贬,诚则然矣,其中亦 有文异而义不异者,二传穿凿,悉以褒贬言之,是故 繁碎甚于 《左氏》。” 其论三传虽皆有褒有贬,然此书之取又往往尽弃三 传,尤其排斥 《左氏》,故此书颇多臆测。 此书类似杜预 《春秋释例》,但其烦琐和穿凿之处则 远过 《释例》。 如“次”,杜预 《释例》云:“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 信,过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